小强村的新年新变化
省环保厅 郑琛嘉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8-03-09 09:32
上千年历史文化的漫长发酵,将乡情已经深深烙印在中华民族的基因里。每逢春节期间,人们往往不远万里,都要回家过年。长期在外地生活的我,在春节期间也依例和父母回乡下奶奶家转转,在熟悉的街头巷尾重温儿时记忆中的年味。
除夕,清晨吃过早点后,我便与父母踏上了回乡的路,我的老家在岐山县京当镇小强村。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就到了奶奶家。我发现,在主要村道上都摆放了垃圾桶,村道路面都用水泥硬化了,十分干净,几乎看不到各种生活垃圾,和之前脏、乱、差的农村常态截然不同。看出我的疑惑,奶奶解释到,如今农村也像城市一样设置了垃圾桶,每天都有专人清运处理这些生活垃圾,村民的卫生意识大大增强了,农村的环境卫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吃过午饭后,我来到街上的商店,准备购买一些饮料,正巧看到一位大爷要购买蜂窝煤,营业员询问了大爷后得知他是要烧煤炉子来取暖,她说:“大爷,煤炉子既麻烦又不安全,烧煤还冒黑烟呛人的很,现在没人烧煤炉子啦,都用电暖气了。”她指着店内一款电暖气说,“像这样的电暖气只要几十块钱,卖的可好嘞。”看着大爷最后抱着电暖气离去的背影,我边结账边和营业员闲聊,她对我讲,现在很多村民已经不使用煤炉子取暖了,散煤也几乎没有人来买了,蜂窝煤制造和销售点大多已经被关停了。“不烧炉子好啊,烟少了很多,天都变蓝了。”她笑着对我讲。
在街道口停着一辆宣传车,车身上张贴着“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字样的宣传标语,而车身上也放着一个音响在不停的进行宣传。往年路边密密麻麻摆摊卖烟花炮仗的小摊贩不见了,摊子上摆的都是些瓜子糖果和对联福字之列的,街道上人流涌动,也不显得冷清。今年省委、省政府加大铁腕治霾的力度,春节期间,对于鞭炮可能引起的空气污染也提出了预案,城市里的“禁炮令”如今扩展到了农村,一些乡亲们私下认为政府部门的举动有点小题大做,但大多数村民表示理解,这是村民们的环境意识开始逐步提高的一个良好开端。
从外面回到家里,奶奶就招呼我上炕。“这个电暖炕真是省事,想要多少度就要多少度,再也不用烧炕了”,她坐在新炕上笑着对我说。而我还记得之前在家里烧土炕,是要用秸秆、柴草等燃料,一烧炕,满屋子烟尘,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和人的身体健康。奶奶告诉我,如今京当镇对农村实行传统土炕改造工程,对新安装电暖炕的每户补助500元,并实行0.2元/度的优惠电价,同时组织技术人员现场安装指导。在改炕工作初期,村民们大多数处于观望状态,在一些村干部带头安装下,村民们一看,这个炕挺好,加上有补贴很划算,都愿意装了。现在村里总共300余户人家,有200多户都安装了电暖炕。
和奶奶说话间,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一家其乐融融的坐在饭桌上吃着年夜饭,春节联欢晚会里的小品逗得大家捧腹大笑。耳畔虽然没有往年噼里啪啦作响的爆竹声,却有着家人关切的絮语,虽然闻不到鞭炮燃尽后空气中残留的火药味儿,扑鼻的却是满屋饭香,有谁说这个年味变淡了呢。
不知不觉新年的钟声响起,躺在暖暖的炕上,我仍意犹未尽地回味着今天的所见所闻,乡亲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了,村里的环境卫生改善了,家乡变的越来越美了。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