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历史归档>2019 > 回乡见闻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 高等教育急需供给侧改革

省财政厅 张军辉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7-03-08 11:35

今年除夕,我开车沿西宝高速西行100多公里回到老家。一望无际的猕猴桃树架是我最熟悉的景观,规范平整的水泥路连接着百村千户,干净卫生的村容村貌迎接八方的游子回家团聚,家家门头的大红灯笼和迎春对联告诉人们过年了。

春节期间,与亲戚聊天中感觉他们最关心的是子女就业和婚姻问题。在我所有的6个侄子、外甥中,他们似乎都没有找到比较稳定的工作,都是近三、五年来毕业于二本以下院校的本科生或专科生。现在都在西安、宝鸡等大中城市打临工,月收入2000元左右,租住着5、6个人甚至更多人居住的城中村民房或市民出租房,除去房租和生活费,每月工资几乎没有剩余,有的还要农村父母接济。工作也很不稳定,并且时常变换单位。即使这样,他们宁肯呆在城市,也不愿回到家乡,成了一批既进不了城市,也回不了农村的大学生。据亲戚介绍,近年来农村几乎家家都有这样的大学生。农村父母都普遍后悔供子女上大学,这些大学生在城里找不到稳定工作,婚姻问题也无法解决,回农村他们也都不甘心、不愿意,父母都为他们发愁、揪心。

我是我们村改革开放后第一批通过高考进城,并在城里工作成家立业的大中专生,上大学成为改变我命运和我们家庭环境的成功之路。这使我的家乡父老更加重视教育,知识和教育改变命运的理念深入人心,村民更舍得花钱供子女上学,几乎家家都出了大学生。现在,面对这群暂时既进不了城,又回不了乡的农村大学生,我思绪万千,感慨良多。难道是知识和教育过时了吗?显然不是,知识是进步的阶梯这千古不变;难道是乡村父母供子女上学错了吗?当然没错,望子成龙、文化育人,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比自己更强;高校扩招提高全民素质错了吗?肯定没错,只有全民素质提高才能民富国强。思来想去,可能是我国的教育结构出了问题,城市和农村真正需要的人才是不愁就业的。目前高校,尤其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开设的专业、教习的知识严重与社会需求脱节,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农村大学生进不了城又回不了村的重要原因。

当前,针对农村大学生面临的实际困境,个人觉得,我国高等教育急需进行一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才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