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历史归档>2019 > 回乡见闻

精准扶贫让农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

省卫生计生委 霍 渊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7-03-08 10:51

春节回到熟悉的家乡,再次享受与亲人团聚的喜悦,感受乡村变化,在与乡亲们交谈中明显感觉今年大家最感兴趣的话题是扶贫。这主要得益于春节前省长胡和平到邻村——南仵村看望慰问家庭生活困难的党员和村民,为群众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心温暖。这就像冬日里吹来了春风,拂去了乡亲们心头的阴霾,激励着大家克服困难,自力更生,早日摆脱贫困,齐心致富奔小康。

从走亲访友、聊天交谈、相聚座谈中,我了解到,精准扶贫让农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生活有了保障,危房得到了整修新建,老人实现了老有所养,患重病大病家庭防止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乡亲们发自肺腑地说,精准扶贫暖人心惠民生,真是个好政策,让农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

在交谈中,大家对扶贫工作也谈了一些看法,提出了许多期盼,总结起来,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希望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目前,乡亲们对扶贫工作非常关注上心,但政策知晓率不很高,只知道大面的宏观的政策,对一些具体的政策和规定了解掌握的不全面不详细。乡亲们希望政府不断加大对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在口头宣传和报纸、电视、广播等宣传的基础上,利用QQ、微信等新媒体,深入系统地宣传好扶贫政策,尤其是对扶贫对象确定、申报程序、资金发放等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重点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群众广泛、自觉地参与扶贫,对政策落实进行有效监督,增强政策执行的透明性、公开度,把这项利民惠民的好事办得更好。

二是希望加大扶智力度。摆脱贫困需要智慧,也需要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必扶智、阻止贫困代际传递。”近几年,在外务工返乡的人员越来越多,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逐年增多,既造成了农村人力资源浪费,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群众增收致富。乡亲们希望在资金物资“输血”扶贫的同时,增设一些“造血”扶贫项目,实现扶贫与扶智、扶能有机衔接、相互促进。一方面,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促进城乡教育卫生事业均衡发展,让农村群众享受更多的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唤起贫困群众自我脱贫的斗志和决心,树起脱贫的志气,挺起脱贫的腰板,建起脱贫的保障,激发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彻底拔除穷根、消除贫困;另一方面,根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要求,针对当前社会需要的新行业、新工种、新岗位和农业产业发展实际,由政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统一免费组织多种形式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和农村电商等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技能水平和再就业能力,增强“造血”功能,提升自我发展的技能本领,引导“农民工”向“新型农业经营者”“农业职业经理人”“产业工人”转变,帮助农村群众大步快速奔向小康。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