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头的三年创业风雨路
省农业厅 张 欣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7-03-08 10:50
“王叔,这次过年,我想再去看看你的羊场!”春节回老家之前,我给王老头打电话预约参观羊场时间。“么嘛哒,欢迎咱省城来的大干部!”王老头总是爱开玩笑地说。
王老头今年63岁,是富平县金粟山下的一位普通农民,2014年建了一个奶山羊养殖场,2015年春节期间我参观了他的羊场,当时正值创业初期,百事待兴。三年过去了,我很想知道他这三年创业情况,带着期盼和疑问,大年初三,我迫不及待地来到了王老头的奶山羊养殖场。门房没人,我径直来到了一排羊舍,门开着,掀帘进去,老远看见王老头和儿子正在你一锨、我一铲地奋力将地上的粪土挥出窗口。见我来了,王老头也没放下手中的活计,他儿子急忙招呼说:“嫂子,你来了,我们把这点活收拾完,咱就回去。”渐渐地,打扫的地方水泥地面露了出来。王老头见我疑惑,便说:“羊爱卫生,每天要用扫把清扫一次圈舍,这两天人手不够,没来得及清扫。这羊粪可是宝贝,有机肥,嘹咋咧,一年还能卖个万把块钱呢。”说完,王老头和儿子从羊圈里面走出来,指着一只卧着的羊说“它可是功臣,看旁边的那只小羊,昨晚上才下的。”又指着身上标有红字编号35、36、37号的三只羊说:“这三只估计今晚就要下崽啦,看它们在‘席梦思’上卧着呢。”原来为了保持干燥卫生,王老头专门在待产的母羊圈里搭建木板平台,铺着草。“这是母羊舍,有100多只,都是我的摇钱树呀。”这时,母羊都齐刷刷挤到栏杆前,一排排仿佛在接受王老头的检阅。王老头自豪地说:“比起你三年前看到的60只奶山羊,我现在有200只基础母羊,还有10只种羊和3只种公羊,专门从千阳县种羊场引进的,可是花了大价钱,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一只种羊就6千元。”
从羊舍出来,我环视四周,比三年前多了2幢羊舍,王老头指着后面羊舍说:“那是羊羔舍。比你上次见到的羊舍,要大得多吧。现在已经完全达到500只标准化奶山羊养殖场规模。”王老头喜滋滋地说着,笑容使脸上的皱纹更加深刻。“看,我还买了打捆打包机,自卸农用三轮车,建了500平方米的羊粪晒场,200平方米的青贮窖,我还流转了10亩地种草,这都不够这些羊吃,每年还得调24吨的草,我自己摸索饲料配方。”王老头如数家珍地向我道来这三年中点滴变化。“王叔,你这还有监控。”当我看到工作室里的网络监控设备时惊奇地叫到,“你这是互联网+农业呀。”“是呀,我老汉六十多岁,也要与时俱进,网络监控全覆盖,我可以随时掌握羊舍情况,遇到一些养殖方面的问题我还随时学着在网上查哩”,王老汉解释道。
三年时间,王老头的养殖规模从15亩扩大到20亩,羊舍面积从600平方米扩大到1600平方米,羊只数量从60只增加到200只。依靠日积月累,变化日新月异。
王老头带着我走进一间工地平房,只见房间里摆着两张大床,中间搭着烟囱炉子,已经占据房间的多半空间。做饭家具摆了一案,衣物随便扔了一床。王老头的儿子指着房间说:“为了看羊,我大把家搬到了羊场,整整一年都没回家住。这不,雇的两个人回家过年了,好多羊要生产,把我们忙的,也顾不上拾掇,嫂子,你凑合着坐,”他接着又说:“我春节回家这几天,帮我大起粪,喂草,每天才睡几个小时。我大这几年太辛苦,这羊场都是他的心血,发展到这个样子,太不容易了。”说着,小王眼圈红了起来。这时,王老头笑着说:“干啥不辛苦。只要能致富赚钱,这点苦头也是甜的。唉,就是我还是缺技术,没管好,羊羔死亡率大,因为这个,前年损失10万,去年又损失7万,我现在也在不断摸索,才刚刚上路。”王老头的神色有些凝重,“现在最大的问题一是技术不精,二是资金不足。这三年我已经投入了110万,不光是我的全部家底,还有亲戚朋友和贷的钱,也申请了项目补助。虽然羊场有了一定规模,我还想把羊舍改造一下,添套挤奶器,都苦于没有资金。”我听得出王老头有一丝无奈和壮志未酬的不甘心。我问:“王叔,现在效益咋样?”王老头眼睛又冒出了光彩,说:“前期投入都是打基础,今年开始出效益,我这200只羊全是宝,羊奶产量今年有望从每天200公斤增加到400公斤,羊羔、淘汰羊一卖也都是钱,养殖规模再扩大,进入良性循环,日子就会越过越红火。”
看着王老头消瘦的身躯,黝黑的面庞,坚定的目光,我心中充满着敬意,六十岁开始创业的老农民,从0到500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从普通老农到养羊土专家,这一幢幢羊舍、一只只奶山羊,凝聚着他多少付出和辛劳,这是他的致富梦想,也是王老头的三年创业风雨路。告别王老头后往家走,我满怀鼓舞和感动。早春的阳光洒在不远的金粟山坡上,迎春花已三三两两争相开放。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