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困局何时破?
来源: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6-03-11 09:46
春节回家,阖家团圆,欢聚享受快乐时,听闻去年冬季邻近家里老人故去的事,因这一事件有些不同,不由得思绪万千。
冬季的农村,取暖条件较差,房子透风无法保暖,老人只能烧柴来取暖。因老人半疯时常骂人,其日常生活子女很少过问。老人不是因为疾病身故,而是因用柴取暖引发火灾,老人被火烧身,从房子爬出,一盆凉水浇灭了老人身上的火,也浇灭了老人的生命,房子仅留下几片破瓦,让人唏嘘。
过年转村拜年时,路过老人儿子家,看到屋内家电陈设一应俱全,炉火滋滋冒烟,温暖而又祥和,加重了我心中对老人的悲鸣,对农村养老问题的哀叹,“老人能养三个儿,三个儿养不了一个老人”,我对空长叹,农村养老问题如何破题。
养儿防老是中国的传统。父母的恩情重于山,大于天。更何况子女成年后,年迈的父母仍然承担着照顾孙子的重任,父母对孩子的付出从不计回报,而子女呢?大部分我相信做的还是不错的,但还是有少数人对待父母的方式欠妥,特别是对已经失去劳动能力和自理能力的老人,有些子女视其如敝屣,有失中华传统美德。时常见到老人将不赡养父母的子女告上法庭,难道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唤回子女应有的良知吗?
中国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中国农村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农村老人的贫困程度远大于城镇。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城市领取退休金的人群大约占86.8%,而农村领取退休金的人群仅占18.7%,大量依靠家庭和土地养老。农村目前每月55元为“起点”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显然无法满足一个老年人日常的生活需求。农村养老的困局,从长期来看必须破解,我认为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逐步解决。
一是实施精准扶贫,温暖特困老人。将农村特困养老问题和落实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将这部分特别困难农村老人养老难问题纳入扶贫项目,实施精准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工作会上发出的号召铿锵有力:“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农村老人失去劳动能力,因病致贫的情况较为普遍,尤其山区的老人生活更是举步维艰。如果政府主动来关怀、温暖农村特困老人的晚年生活,让这部分老人先脱贫再纳入养老保险制度,最终解决老人的养老问题。
二是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如今,社会上对现有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诟病不少,养老体制亟待完善,养老金不应成为“鸡肋”,如何管理好利用好养老资金,应深入探讨广泛借鉴,尽早实现城乡养老制度一体化,让全民共享改革开放的红利。
三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农村经济的发展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重要基础,家庭、社区和社会养老都不同程度地受制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在家庭养老方面,家庭对老年人的赡养程度取决于子女的经济支付能力;在社区养老方面,农村经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区养老的实现程度;在社会养老方面,经济发展水平是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基础。中央和地方财政“联起手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四是弘扬传统美德,倡导家庭养老。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代同堂,其乐融融,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定义和向往。对无德的子女,用舆论和集体的力量加以纠正,从道义和制度上规范人们的尊老敬老行为。加大宣传以弘扬传统孝道,同时对部分老无所养的老人通过法律援助途径予以帮助。
五是从分散养老逐步走向集中养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认真履行对老人的关心和照顾职责,经常走访老人住所,关心老人身体。努力发展农村社区新模式,可以利用农村老年活动室或闲置的校舍,建立农村养老服务站,使分散养老逐步走向集中养老。
责任编辑:殷誉玮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