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日子说“网瘾”
来源: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6-03-11 09:38
大年初三,我们一家三口回长安给我爸妈拜年。刚进家门,爸爸就说:“你们回来了!今年我们兄弟姊妹们约定在你四爸家团年。走,咱们一起给大家拜年去!”
一进四爸家大门就听到了屋子里的欢声笑语!三个姑妈家的表哥、表嫂都来了!大伯大妈带着堂姐、姐夫和两个孙子回来了7个!我爸带着我们来了6个,三爸家7个人,四爸一家8个人!哈哈,细算三十好几口人呀,难怪这么热闹!我一一给各位长辈拜了年,坐下来和四表哥聊了起来。四表哥家的女儿和我儿子年龄相当,我们聊起了孩子的学习。
表哥说两个女儿以前的学习成绩都是班里前几名,为此他一直很是骄傲。可是上学期,他为了孩子们上学放学联系方便,给每人买了部智能手机。这下坏了,“这学期的学习成绩两人都下滑很多”。以前两个孩子回到家,都是埋头写作业,现在进门谁不理谁,只闻哈哈笑声不见写字的身影!原来各自在房间聊QQ,微信,或者打游戏呢。书也不爱读了,电视不看了,连和他们的聊天时间也没有了,没零钱花了给他发个短信“爸爸,我没有零花钱了!”听我们聊到孩子玩儿手机,二姐也插了一句 “就是就是,我儿子也爱打游戏,玩电脑,不踏实学习!”正说着,儿子从楼上放完炮下来了,我问他:“三爷家的壮壮干嘛去了,还有四爷家的涵涵呢,你没和他们一起玩儿呀?”儿子说:“我在楼顶放炮,他们几个在小姨电脑上打游戏呢!”堂姐问我:“你儿子不打游戏吗?”“我们不让孩子打游戏,家里的电脑有密码,手机我没有下载游戏,也不让他玩手机”我说。四表哥说:“那你儿子课余都干嘛,不会一个人无聊吧?”我说:“看课外书呀!”二姐一脸羡慕 “多看书好,长知识!难怪你儿子的学习成绩好,性格也沉稳!”
这是我近期再一次面对孩子“网瘾”这个话题。随着智能手机、电脑的普及,4G网络、WIFI覆盖,互联网时代铺天盖地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网络里有太多新鲜的信息,好玩儿的游戏,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们接触到了特别容易迷失方向。我觉得作为网络时代的孩子,可以适当的利用网络查阅资料,学习,扩展知识面,但更扎实的学习方式我认为还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大量阅读,丰富知识。
目前我国手机网民达到近6亿人,中国人年均读书不足8本,大量的人都是通过手机阅读实现的。但我的感悟是:手机里的片段阅读,网页中的信息浏览,都是简单的信息流,看过就像流过手边的溪水,没了!但读书不一样:在纸页翻飞中,白纸黑字,纸香墨味,沉淀下的是那颗浮躁的心!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这样评论读书:“最有益的消遣方式是读书,千千万万的人都能从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找到精神慰藉。”我们都是机关工作者,能说会写是对我们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多读书。不读书,写作时就可能无从下笔或言之无物,语言空洞乏味,没有魅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了,驾驭文字的能力强了,想要表达的思想就能流畅的表达出来。读书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能明白事理,增强能力。我原来只是把“加强学习”当作一句口号来喊,随着看书多一些后,才真正发现读书的意义。明白了我们常说的“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一句空话。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看法就会产生不同的处理方式。同样的工作,有的人能思路清晰、有条不紊处理得很好,有的人就不得要领,乱干一气,结果忙了半天没有实效。我以为,这也是不学习、思想肤浅、理解能力低的表现。只有多读书,通古今,晓四方,提高理解能力,才能正确分析问题,才能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省政府大院的鲁迅图书馆里藏书近十万册,外借图书2万余册,杂志200多种,是我借书的基地,精神的仓库。自2002年办理了图书借阅证以后,我利用工余时间读了各类书籍,自我感觉扩大了视野,更新着各种知识,性格也沉静了很多,内心安详了很多,的确受益匪浅。
在这个万家团聚,欢歌笑语的日子里,面对网络时代那些孩子们沉溺“网瘾”令家长老师的苦恼和烦忧,大人们迷失在智能手机里的困惑和疲累,让我们捧起书,远离“网瘾”,远离浮躁,用一颗沉静的心感受祖国昌盛、万家祥和的幸福吧!
责任编辑:殷誉玮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