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进城打工 如今返乡创业
来源: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6-03-11 09:15
过年回周至老家,和亲朋好友拉家常,感受最深的是,曾经进城的农民工现在成了农村创业的带头人,他们不仅能吃苦、会技能,而且懂政策、有眼光,正在改变着农民的新生活,开辟着农村的新天地。
回乡创业当老板
大年初四,到一个远房亲戚家拜年。刚一进门,我眼前一亮,去年春节时还没有装修的房子,如今焕然一新。
三间两层的小楼房,一楼是老人的卧室及厨房、储藏室、卫生间,二楼是儿子的卧室、客厅、沐浴房,平板电视、电脑网络、冰箱、空调、沙发、燃气灶等现代家具样样齐全,地板砖、木地板、水晶灯等新潮装修材料随处可见。纵观整个房子,布局合理,装修讲究,绝不逊于城里的大众住房。
“你看,咱这屋和城里房子比咋样?装修是咱儿子超伟设计的,活是自己施工队干的。”李大哥带着我边参观边介绍:“以前咱住的土木结构屋架房,现在住上了小楼房,还装修得这么好,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2011年李超伟高考落榜后,和同龄人一样外出打工。凭着自己的吃苦好学,在西安一家装修公司埋头苦干,学到了家装知识和技能,一年后回到村里,在父母的帮助下开了一家装修建材便利店,一边卖建材,一边搞装修。“如今,农村人的日子好了,大多数都建起了小楼房,不少人想跟城里人一样装修一番,买家具、买建材也比较讲究。”小李说:“正是这一点,自己才想着在村里卖建材、搞装修。”
通过近三年多的努力,小李的家装生意越做越大,前年买了一辆客货两用车,还拉了几个帮手,自己当起了小老板,在附近几个村子小有名气。“现实农村住宅装修慢慢红火了,我今年准备扩大规模,进行家具加工制作。”小李信心十足。线上线下卖特产
“以前咱是等着客商来地头收购,客商压价,利润很小。现在好了,网上直销,明码标价,只要顾客下单,通过快递发货。”二姑的女儿高兴地说,“以后的猕猴桃再也不愁卖了。”
表妹在外打工近十年,结婚生子后再也没出去,和家人另外承包了3亩多地,种起了热卖品种“翠香”猕猴桃,去年还开了自己的网店、微店,猕猴桃卖上了好价钱,收入大幅增加。
家乡周至是全国有名的猕猴桃之乡,前几年,村里人每年都担心卖不上好价钱,更担心卖不出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农村电商逐渐火起来,去年猕猴桃成熟上市后,销量和价格明显看好,有段时间全县的果箱都断货了。听村里人说,除了客商收购外,全村有不少人在网上卖,年轻点的在家开网店卖,年长的通过在外上学的子女开网店帮着卖。
“以后就靠土特产了,线上线下‘两条腿’,再也不去打工了。”表妹一边说一边掏出手机,打开她的“农家小果园”微店主页让我看,页面显示38人收藏,销量289单,100多条客户好评,还有不少点赞。其中有一位顾客留言说:“这家的猕猴桃,口感好、味道美、下次还来。”
昔日坐在地头等客商,如今鲜摘现装走快递,政府帮助农民解了大难题,不少果农纷纷感慨说。
打工顾家两不误
邻居小赵,初中毕业后一直西安打工,一年四季很少顾家,自从前年买了小车后,每周开车回家一趟,看看父母,抱抱孩子,干干农活,一家人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以前外出打工,地里的农活和孩子都交给父母,一年辛辛苦苦,攒不了几个钱,感觉不划算。”小赵说:“现在好了,每周都有两天休息时间,回家帮父母干点农活,农闲季节开着车带一家人看看城市风景,体验一下游山玩水。”
小赵最初打工主要靠出苦力,后来学会了汽修技术,和妻子在西安一家汽车4S店打工,一年最少收入5万元,家里的2亩猕猴桃一年收入2万元,父母隔三差五地在曲江农业博览园、集贤工业园干点零活,全家一年的总收入不少于7万元。
“农村私家车越来越多,明年准备在镇里开个汽修店,给自己打工。”看着小赵脸上幸福的笑容,想起去年一个城里人说的话:如今真羡慕你们农村人,家里有地种粮温饱不愁,处出打工赚钱日常开销不愁,有时候感到比城里人活得舒坦。
昔日进城打工,如今返乡创业。随着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不断深入发展,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农村青年返乡创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少。
责任编辑:殷誉玮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