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历史归档>2019 > 回乡见闻

苹果愿·果农梦

来源: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6-03-11 09:13

  我的家乡在扶风县法门镇,隔着法门沟能眺望庄重古朴的法门塔,法门寺距今约有1700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它一直守护着这一片土地和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春节前,堂姐从老家打来电话,热情地邀请我们回老家走走转转,尝尝她做的哨子面,看看她家的苹果园,堂姐说如今农村的日子好得很咧!大年初一下午,我们专程驱车回到老家扶风。多年没来过堂姐家了,姐姐家盖起了明亮宽敞的新房,院子里里外外拾掇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大老远就闻到酸香扑鼻的哨子面味,堂姐在厨房里忙碌着,当我们坐定,一碗碗热腾腾的哨子面就端上了桌,姐姐一边给我们递筷子,一边说“快尝尝姐做的臊子面!”“你姐早都准备好了,侯着你们来,这汤都热了几道咧!”姐夫笑着对我们说。瞬间,平时不吃汤面的女儿把面前的几碗面呼呼吃干喝净,连声称赞“好吃!好吃!”

  咥完面,堂姐又进屋端出一盘硕大的苹果放在桌上,拿了一个递给我,又指着墙角的几袋苹果说:“这是咱自家的苹果,专门给你们留些好的,回西安捎上!咱家的苹果皮薄、水份大、果味好,来,先尝尝!”苹果真如堂姐所说,果肉疏松、味道超好。

  随后,姐姐、姐夫带我们来到了苹果园。一眼望去,一排排果树整齐排列,在寒风中巍然屹立,树上偶尔有几个遗留下的果套被风吹得呼呼作响。堂姐家有苹果园8亩,其中1993年栽下的已挂果5亩,2013年栽下的未挂果3亩。堂姐家共5口人,上有七旬多病的婆婆,下有两个儿子,一个在西安高校上大一,一个在当地上高中,负担很重。由于家里苹果树多,还要照顾高龄老母,姐夫、姐姐都在家种苹果,没有外出打工,苹果是家庭的唯一收入来源,小苹果养活着一大家子人。

  去年我省部分地区出现了苹果卖难的问题,对于靠苹果收入维持生活的堂姐,我很担心她家的收入情况。姐夫有些得意地说:“幸亏卖得早,卖得合适,咱家75的果子卖了2.5元,而去年70的果子每斤都卖到了2.9元。姐夫说:希望政府根据苹果的适生区指导农民合理种植苹果,他说:“前几年大家看到了苹果效益不错,盲目种植,不管适不适生,蜂拥而上,苹果多了,品质又不好,价格就低了。” 

  苹果产量高低和果质的优劣主要由管理水平高低决定,所以苹果种植是个精细活。堂姐说:“家里从1993年开始种苹果,你姐夫能行得很,剪枝、疏花、疏果、套袋、打药样样行,我俩把园子管理得细,咱家算务得好,一般一亩套2万个袋,能产2万斤。”姐姐说希望政府能够给果农实实在在的技术指导,比如说用药、施肥、修剪、农资监管等方面。同时,期盼今年风调雨顺,自己的果树硕果累累,产量高,质量好,卖个好价钱,收入增加一大截。

  夕阳西下,法门塔被映衬的格外美丽端庄,看着这一片片沐浴在夕阳下的苹果园,我看到了农村美好的明天。作为一名农业干部,我相信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省果业会更强、果农会更富、果乡会更美。

 

责任编辑:殷誉玮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