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煤政策改变了家乡面貌
来源: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6-02-29 15:42
我父母住在铜川王益区王家河乡某社区,大年三十我带着家人回家探望父母,这天阳光明媚,空气清新,在阳光、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感觉社区的环境与以往截然不同。
现在的社区虽然总体格局变化不大,但环境确实比以前好了很多。政府通过围堵烟囱、拆除煤棚、集中供暖等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居民使用燃煤,社区环境大为改观。
每个家庭都安装了天然气管道,近几年又集中安装了暖气,无论家庭烹饪还是社区集中供暖都采用天然气,再也看不到楼房冒着黑烟的烟囱,门前堆积如山的煤炭,以及浮在地面的煤灰,社区变明亮了,空气变清新了,天空变得更蓝了。
记得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小区家家烟囱冒着黑烟,户户楼前屯着煤炭,各家各户烹饪和取暖都靠煤炭。由于无烟煤价格较高,大多数家庭都使用烟煤,烟煤燃烧效率不高,燃烧后冒出的黑烟含有大量黑烟灰,燃烧后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大气,四处飘散,落到哪里哪里就会变成黑色,所以有些地方的土地、墙壁都是黑色的。不仅如此,黑烟中还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日积月累,周围的空气弥漫着难闻的味道,有时候令人窒息。而煤炭燃烧殆尽后的煤灰则是直接堆在门前或通过垃圾道从数层高的楼层倾泻而下,煤灰与地面撞击后激荡起的灰尘随意扩散,过一段时间,再重新回落到地面。因此,经常可以看到地面覆着厚厚灰色粉末,在黑色和灰色的映衬下,天空经常是灰蒙蒙的,尤其是冬季,家家户户烧煤取暖,煤炭用量比平时大幅增加,在烟雾的笼罩下,天空变得更加灰暗。那个时候煤炭、黑色成了铜川的代名词,铜川曾一度在卫星中消失。
社区发生的变化只是铜川变化的一个缩影,附近的社区乃至整个铜川与以往相比,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煤炭粗放式燃烧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超净排放,循环利用。现在铜川已告别了“黑色”时代,空气质量明显提升,蓝天数量明显增加,铜川已成为一个生态宜居城市。
这些变化与政府的控煤治污密不可分。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更加重视燃煤污染问题,狠抓治污降霾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2013年4月,省政府出台了《陕西省“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计划(2013年)》;2013年11月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正式审议通过《陕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这是全国实施治污降霾之后的第一部地方法规;2013年底,省委省政府制定了2014年关中地区燃煤削减1000万吨的目标任务;在2014年基础上,计划2015年再减300万吨燃煤,着力从源头做好防控工作。
燃煤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如果进一步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控煤政策,减少使用总量、增强循环利用、落实排放新标、推广清洁能源,那么全省的空气质量、蓝天数量将显著提升,“美丽陕西”这一宏伟目标实现将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殷誉玮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