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镇长的“浮生半日忙”
来源: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6-02-29 15:02
明天就是除夕了。因为老家路远,领导特意照顾,安排我提前返乡过年。隆冬的寒风呼啸着从车窗旁飞逝而去,路边一排排笔直的白杨似利剑一般刺向长空。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车过杜康古镇,心头忽然冒出这句古诗。正逢镇上集会,一派熙熙攘攘。昔日好友在此任行政主官,虽然电话、微信上常联系,但好久未曾谋面,随即打一通电话问候。对方告知,他正在附近村子里,让我在镇政府稍等片刻。于是,我就停车院里,驻足花园小径候他回来。不一会儿,一辆越野车疾速又平稳的开进院子,镇长好友风尘仆仆跳下车子,大笑而来。
握手、递烟,落座、沏茶,一番寒暄,经年风霜。镇长说:“你先喝茶,我手头还有件要紧事得安排一下。”于是,召集来四名领导干部模样的人,开始安排工作:“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今天是咱们年前上班的最后一天。家在外地、路途较远的同志已安排他们今天回去过年了,在家的领导大概就咱们几个了。一会儿,咱们要进村去把近期安排的春节前后8项重点工作督促一下,包括环境卫生治理、慰问贫困户、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召开在外人士座谈会、组织返乡回乡创业人员登记、了解信访落实情况、宣传土地确权登记政策、掌握精准扶贫移民搬迁动态等工作。当务之急是村巷卫生情况,马上过年了,要督促村委会发动群众把村头巷尾打扫干净,清清爽爽过个新年,重点是了解和跟踪土地确权登记、扶贫移民搬迁、在外人员返乡创业工作开展情况。这样吧,冉书记(镇党委副书记)和刘镇长(镇政府副镇长)你俩一组,主要跑一跑杜康沟以西的5个村子;赵书记(镇纪委书记)和庞站长(镇果业站长)你俩一组,主要跑一跑杜康沟以东的5个村子。中午吃完饭你们就出发,下午跑完村子后,你们给我打电话把情况说一下,然后就抓紧回去准备年货,和家人团圆过年。我下午在镇政府坐班,处理其他事情。大家看这样安排行不行”?大家纷纷赞成,又讨论了督查应注意的细节问题,然后分头做准备工作去了。
刚扭过头来给我说了句:“实在不好意思,让你一个人在这喝闷茶!”忽然,又想起一件事情,叫来办公室一工作人员:“小刘,县上要咱们那个先进材料呢,说是今天要把电子版报到市上去。你把那个材料拿给我,我再看一下,你一会儿发给他们。这是他们的邮箱,我用短信发给你。”
镇长看完材料,把事情交代给小刘,细致到几近繁琐。这才转过身来,问我什么时候回县里来的,老婆孩子什么的。正家长里短着,门被推开了,进来一个小老头儿,典型的老农形象:“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镇长一边笑嘻嘻的打招呼,一边随手发给他一根香烟:“老杨,听村主任说,后天扭秧歌还给你安排了个活儿?”老杨瓮声瓮气的说:“可不是么!”说话间,镇长喊过来一个小伙子,应该是镇政府的民政干事:“咱们那个给贫困户的慰问品还有剩余的吗?”“就剩下一袋米、一桶油了!”“好!那就给老杨拿去!过年么,发光发净!”老杨又絮絮叨叨的唠了一阵子走了。镇长告诉我,这个老杨家有几亩果园,年景还可以,虽说不在贫困线下,可日子也过得挺紧巴的。但这个小老头儿性格乐观,勤劳本分,还经常能给左邻右舍帮个忙,跑前跑后的,在村子里“乡兴”很高。
我俩接着聊天,聊完了家长里短,又谈起家国大事。我们谈到了对煤矿工业惨淡经营的忧虑,谈到了对农村土地开发乱象的担心,谈到了对园区经济“一头热”的反思。不知不觉已到中午时分吃饭时间,镇长说他早上吃了羊肉泡馍,现在肚子还不饿,问我想吃点啥,要不要去街道吃点油糕之类的当地小吃。我说刚才在院子里看见有机关灶,灶上不知道是什么饭。他问了一下说是臊子面。我说那就吃碗臊子面吧!既热乎乎的暖胃,也免了在街道上挤来挤去。于是,镇长老兄跑到食堂去,给我要了一碗热腾腾的臊子面,还到大门口给我买了一个肉夹馍,这就把肚子伺候得饱饱的了!阳光明媚,窗明几净,粗茶淡饭,身心通泰,既无觥筹交错,也无丝竹乱耳,人生所谓的“自由王国”大抵不过如此吧!
午后,辞别镇长继续赶路,街上依然车水马龙,各类年货琳琅满目,赶集群众肩扛手提。车子驶出镇政府大门口时,我无意间看到,由于街上赶集的人太多,一些老百姓把自家的杂货摊儿都摆到了镇政府院子里面。于是,党政机关的“肃然庙堂”也变成了平头百姓吆五喝六的“烟火江湖”了!
新常态下新气象。这般的政通人和逐渐成为普遍性的生活常态,“两个一百年”确定的小康目标、现代化愿景,以及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必将渐次呈现在古老而崭新的世界东方。盛世中国,气象大观。
责任编辑:殷誉玮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