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周黑鸭”
来源: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6-02-29 14:58
中国之大,大在地广人多,物产丰富;大在“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因为大,在东南西北中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一样的美食。近年来,“武汉周黑鸭”在武汉休闲熟卤制品市场中显得格外耀眼。只要和武汉的朋友聊天,总会提到当地的周黑鸭,咸中带着甜,甜中夹杂着微辣,吃上几口,立马会撩起你的食欲,用当地人的话说--过瘾。
我偶尔吃过武汉周黑鸭,确实有种不一样的味道,值得些许回味。与西安大街上卖的绝味鸭脖相比,辣味要淡了一些,而甜味要提升很多。对不太吃辣的朋友,如果要在周黑鸭和绝味鸭脖之间进行选择,口中的味蕾无疑会偏向周黑鸭。这是不是很多武汉人和过路人喜欢周黑鸭的原因,没有进行深入的调研,我不敢确定。
虽然多次听朋友说起过周黑鸭,但周黑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今年春节探亲往返途中,经过武昌火车站看到的一幕场景。
我的老家在湖北,每次回家,总习惯从武昌火车站上下车。今年照例在武昌站下车,然后倒车。因未提前买到票,只能临时在车站出口附近的自动售票机上刷票。武昌火车站出站口在地下,四通八达,出口周边除了自动售取票机等车站服务点外,还有很多小商家,如果是第一次经过,给你的第一印象就像是到了一个小商圈或小超市,而不是火车站出口。在刷票的过程中,附近一家店铺排长队的场景引起了我的注意,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家周黑鸭店。放眼望去,除了来来往往出站、接站的人群,就属这家店门口人最多,排了四五列人,直到店门口附近的护栏,少说也有三十多人。在近一个多小时的刷票过程中,发现这家店前的顾客你走他来,似乎没有出现人少的情况。难道偌大的出站广场就只有这一家鸭产品店?那倒不是。环顾四周,周围还有四、五家卖鸭产品的店铺,绝味鸭脖,武汉黑鸭,小胡鸭,精武鸭脖等。而这些店铺前,要么很长时间没有顾客,要么零星有人过去询问购买,相比周黑鸭店铺前排长队购买的景象,可说得上是门可罗雀。不就是简单的一只鸭吗?值得这么多人去排队购买吗?年前和年后还会有这么多人排队购买吗?带着疑问,返程时我专门进行了简单的观察。人还是那么多,仍然是你走他来,前“付”后继;从谈话口音判断,顾客来自天南海北;工作人员还是那么的忙碌,收钱,给货;而其他店铺的境况好像并没有因为过年的气氛有更多的改变,尽管有的店铺通过开展优惠活动在尽情的招摇显摆,但并没有激起很高的人气。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除去各自的味道不同外,经过粗略对比,发现周黑鸭店还是有一些不同之处。一是经营理念。店里的说明牌明确告诉顾客,周黑鸭只有直营店,无加盟店,每份产品均可查出直营店铺信息。这告诉顾客周黑鸭无假货,质量有保证。二是管理方式。或许因为鸭脖类产品属小吃食品,价格不是很贵,其他鸭脖店基本上只收现金,不接受刷银联卡。而周黑鸭店在收费方式上开辟了现金通道和刷卡通道,以及快捷支付通道(可能属于会员支付方式),不同付费形式在不同的通道前购买,满足了不同顾客的需要,提升了购买效率,减少了顾客等待时间。三是产品包装。分别采用袋装或简易盒装两种方式密封,无散装产品,并配送一次性使用手套,干净卫生,携带、食用较为方便。四是品牌经营。目前,市场上有不少经营鸭产品的品牌企业,它们各有特色。从初步了解情况看,周黑鸭建立品牌进行公司化运营至今已有十余年,目前已在武汉市场站稳了脚跟,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可能是其他品牌进入武汉市场时间较晚,企业品牌暂时还未达到周黑鸭现在的状况,要想分一杯羹,也许还需时日。因为是路过,对这家店的经营无法进行更深的了解,对整个周黑鸭的经营也无法深入的探究,所看到的应属管中窥豹。全武汉市周黑鸭店的经营情况是否都是如此?是否还有其他不一样的经营方式?产品是否还有更多不一样的地方?......我想应该有,这些应属商业秘密,也只有他们的经营人员才知道。
生意有大小,赚钱有门道。再小的东西也有赚钱的机会,就看是否满足市场的需要,是否有不一样的地方。不能说周黑鸭好,绝味鸭脖、小黑鸭不好,每个人的偏好不同,选择也就不同。除此之外,外在的管理,企业的创新也是决定生意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生意人说近年来的生意不好做,尤其是去年的生意很难做。如果大家都做一样的生意,同质同类,毫无创新与特色,加之市场竞争激烈,生意会很好做吗?不是生意人,不懂做生意的诀窍,不明白生意的经营,也无法了解做生意的艰难。但我想,一只小小的周黑鸭,通过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感受,就能撬动不小的市场行情,其他的一些生意,是不是可以借鉴呢?这需要生意人的头脑和精明去证明。
责任编辑:殷誉玮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