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历史归档>2019 > 回乡见闻

得山真隽永

来源: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6-02-29 14:53

  山,因水草而丰满,因树木而俊俏,因生机而灵动。

  山,因多姿而妖娆,因多彩而旖旎,因伟岸而生辉。

  山,因高耸而威严,因庄重而流芳,因仰望而闻名。

  在先民的想象中,山是擎天柱,是连接天地的桥梁。中国人具有浓厚的山水情怀,对山岳的崇拜超出了自然的框架,步入了伦理哲学的范畴,跨进了国家政治领域。

  我国是一个山地大国,名山大川不计其数。其特色各有千秋,或因风景秀丽而闻名,或因千姿百态而闻名,或因奇异险峻而闻名,或因宗教而闻名,或因历史文化闻名于世等等,不一而足。

  我的家乡就在关中名山“尧山”的脚下,因尧王在山上治水有功,故得名。据《水经注》记载:“昔尧时,洪水为灾,诸山尽没,惟此山若浮”,又得名“浮山”。山上有“神泉”,泉水清澈,甘甜如蜜,四季长流。山形似圈椅,三面十七万棵侧柏环绕。椅掌小平坝有古朴典雅,唐宋风格的“灵应夫人”祠等多座庙宇。

  自唐宋以来,尧山就开始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明天启三年,县令王佑奏请将尧山庙胜迹载入祀典。民国期间,由于井勿幕、杨虎城等蒲城英杰在全国闻名遐迩,尧山庙会及祭祀活动盛况空前。由于尧山庙会承载着大量的民俗事象,被中外专家学者誉为“弥足珍视的古代文化载体”、是一处可供社会学研究的“活化石”。

  远山怀古寺,近山听松涛。

  因为家门口有座山,少年时代最快活的事情就是和小伙伴们爬尧山,饮清泉,摘野果,逮松鼠,撵野兔。渴了,便鞠一捧清泉醉饮。饿了,便摘几颗酸甜生津的野果。累了,便顺势倚一方大石。

  有山可爬,有水可鉴,有景可观,实乃福报。

  四季常换常新,花草绿树长青不老,小松鼠长住不弃,尧山始终俊美如初。少年人可以随时爬上山崖,聆听风吹四季的声响。饱尝春夏秋冬的美景:春天欣赏山花烂漫,夏天俯瞰沃野千里,秋天仰望白云飘逸,冬天远眺银装素裹。

  尧山是有生命有灵性的,时刻都展示着美丽,丰茂和活力。它最令人震撼之处,是它的固守不移。在县城求学期间,每逢周六回家,总因为跋涉十六七公路而产生畏难情绪。用双脚走过很多路的父亲告诉我,走累了,抬头看看尧山,家就不远了。果然,父亲是对的。

  岁月静好,山林静谧。云淡风轻,蝶舞花艳。峻峭的山峦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情怀,滋养着乡村的精神文化,给予乡村安静而永恒的力量,唯美而隽永的人生感悟。

  但是,尧山变瘦了,让人不忍亲近。青翠的大山被刀削斧砍,岩石大面积裸露,绿树碧水消遁。

  上世纪六十年代,尧山南麓建起第一座国有水泥厂,那是令人欢欣鼓舞的大喜事。工厂是一个新奇而古怪的地方,因为它日夜运转,从不停歇。尽管如此,尧山毅然屹立挺拔,绿水白云犹在。

  改革开放以来,一个个水泥厂,石灰厂,料石厂鳞次栉比,漫天飞舞的烟雾和粉尘把大山、村庄、青草、树木、庄稼全部裹在一起,环境污染十分严重。近年,全自动化控制的节能环保型电子石灰窑代替了传统石灰窑,环境污染得到大幅度改善,但对尧山的挖掘却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快速。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持山川的原始风貌之间并行不悖。从前到陕南,翻山越岭,可谓备尝艰辛。现在则直接穿越一个个宽敞的隧道,如履平川。即便公路通过极小的山包,也无意毁坏山包的原始风貌,同样修建了隧道。隧道模式给挖山开矿一定意义的启发和借鉴:既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又保持自然风貌的完整性。

  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金人麻革有诗云:“爱山久成癖,得山真隽永。”爱山即万般珍惜,得山即长久呵护。唯珍惜呵护,方能守住青山绿水,造福千秋万代。

 

责任编辑:殷誉玮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