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历史归档>2019 > 回乡见闻

渐渐淡去的年味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5-03-19 10:29

  春节,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也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家庭,是中国人核心的归属,也是最深沉的精神寄托。不知不觉我已经度过30多个春节了,然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节”不同,年的滋味却已大不相同了。

  依稀记得儿时,最开心的日子就是过年了:全家人聚在一起,一大家子十几口人,特别热闹,家里的长辈忙的不亦乐乎,小孩子也兴高采烈。当时物质匮乏,年前很早的时候就要做好过年的准备,最要紧的是采购年货,花生、瓜子、糖果等零食必不可少,蔬菜、鸡鸭鱼肉也要早早买齐。此外,还要为年夜饭早早准备好蒸碗、花馍、甜饭等菜品。小朋友最喜欢的鞭炮,家里每个人的新衣服也要置备齐全才行。

  从三十开始,就是一年里最热闹、最开心的日子了,除夕团圆饭、初一压岁钱、初二拜新年……各地风俗不同,却是最深刻难忘的回忆。

  随着时光流逝,爷爷奶奶已离我们而去,今年全家都是分开过年的,再也没有以前热闹的感觉。不只自家如此,身边的人感觉都是一样的。

  年味变淡了。随着作为感情纽带的老年离去,以往的大家庭逐渐分裂成一个个小的家庭,而现在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由血缘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家庭越来越小,加之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以往只能在过年期间才能吃到的糖果、菜肴,现在随时都能买到,年也没有以前热闹了。年味变淡了,对年的期待也越来越淡了。

  拜年方式变潮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拜年方式从串门走亲戚,到打电话、发短信,再到微信拜年。我们很多的父辈甚至祖辈都开始用微信之类社交工具了,有的老人甚至在家族群里直接发红包(因为人在外地旅游)给晚辈、晒旅游照片及接受晚辈的拜年。虽然联络方式先进了,联系起来更方便了,但是面对面联络感情的机会越来越少,见面聊天的热乎劲也越来越少。拜年方式变潮了,也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远了。

  在车轮上过年了。对家的眷恋,对年的向往,对亲人、朋友的思念,是千里之外的游子不顾旅途艰辛,再苦再难也要回家过年最深沉的动力。但是现在家里的亲戚同学发小朋友,大家留下从头到尾过完年的比往年少多了,基本初二、三以后都到外地旅游去了或者直接在外地旅游过三十,所以很多人连面都见不上。我们从在家团圆过年,变成了在车轮上旅游过年了,但是对亲人和朋友思念却不能见面的感受,让年味越来越淡,也让游子归乡的冲动变少了。

  往昔浓浓的年味已再难尝到。

  这只是我和身边朋友见到的情况,更多情况没有了解,不过从我和身边朋友的感受来看,总体情况都差不多,农村的情况要好一些。年味淡了,我们对年的期盼也淡了,我们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盛的同时,失去了很多。

编辑;婉儿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