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历史归档>2019 > 回乡见闻

我陪四嫂过大年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5-03-19 10:22

    我的婆婆家在陕西西府有名的凤翔县。因爱人除夕值班,大年三十晚上七点多我们一家才匆匆忙忙赶回了老家。

  大年初一下午,我们到宝鸡火车站接上了已有七八年没回老家过年的四嫂一家人。刚一踏进家门,四嫂就操着兰州方言说:“小赵,终于回来喽。”我急忙接过行李,拉着她说:“嫂子,快进来看哥盖的新房”,我指着近50平方米的客厅。四嫂眼前一亮,“这么大的房子!”四嫂又一句兰州话,引得大家都兴奋地拉她快进屋。“快来看,这是老人的卧室,这是我们的卧室,那是你们的卧室,这是卫生间”。“变化好大呀,真有我们的卧室喽?”四嫂问。“那当然,给每家都有卧室,这是储物室,这是厨房。”二嫂和家里人乐呵呵地介绍。我顺手拧开了厨房的水龙头说:“四嫂,不用像以前担心水不方便了,并且还有热水,新装的大功率电热水器,足以供全家洗澡、做饭、洗锅用。”四嫂立马伸过手试了一下,感叹道:“就是就是,这下不用发愁没热水用喽”。四嫂一家人回来后家里的过年气氛更浓了。

  四嫂是地地道道的兰州人,多年前回过老家一次,印象不是太好,寒冷、贫穷、落后是农村给她的深刻记忆。可今年她回家就感觉大不一样了,每到一处都感到新奇,问这问那,赞叹不已,“真是没想到,老家现在的发展一点不亚于城里”。近几年国家大力支持新农村的发展,水、电、路都大有改善,新农村新风貌已蔚然成风。当我和四嫂听哥谈到就在年前村里还有人跟团去港澳旅游时,更是让人刮目相看如今的农村人。城里人的消费和观念已渐渐融进了农村,又保持着传统的风俗习惯,怪不得在老家过年有意思呢。

  从初二开始我们走了几天亲戚,所到之处除了热闹就是新奇。更让人开心的是临走前的大年初六,阳光融融,我和两个嫂子吃完早饭,准备出门转转。刚出大门,就听见邻村锣鼓喧天,老远望去张灯结彩好像有啥喜事,我问二嫂:“那么热闹是在干什么呢?”

  二嫂说:“这是现在咱们这边娶媳妇呢,你没见过?”我连忙补充道:“我都很多年没见过老家过喜事了”,四嫂也很好奇,催促道:“那咱们刚好过去看看吧。”我们妯娌三人加快脚步赶了过去。

  “哇,还真是娶媳妇呢!”四嫂说。办喜事的乡亲们正在准备结婚庆典仪式,邀请了专业的婚庆公司,放着流行音乐,铺着一条约10米长的红地毯,那架势不亚于城里人在大酒店娶媳妇。顺着门口的街道搭起了长篷,两行圆桌酒席整齐地排开,着装新潮的司仪和亲朋好友们各自忙碌着,小孩子们喜气洋洋地穿梭其中,我们也加入其中到处瞅瞅转转,伴随着麦地里一字摆开的礼炮和鞭炮鸣响,开始了热闹新潮的结婚仪式,主持人标准的普通话和诙谐幽默的陕西话自由切换,让整个围观的人群不时开怀大笑。在举行仪式的过程中,我们还观看了主家为新人布置的新房,也是城里单元楼的布局:宽敞明亮的大客厅里摆放着时尚的沙发、茶几,高档的水晶灯、艺术灯,客厅和卧室挂着漂亮的落地窗帘,舒适亮丽的床褥和精致的家具衣柜,果真是比城里人的房子要宽敞得多。兴奋地看完后,我开玩笑地说:“四嫂,现在你可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农村,适应新形势呢。”四嫂爽快地点着头。是啊,这又过大年又娶亲真是喜上加喜,所有的人脸上都挂着笑容,为新人送来了满满的祝福。

  “四嫂,明年还回老家过年不?”“家里这么热闹,为啥不回来?”四嫂斩钉截铁地回答。短暂的假期一眨眼就要结束了,我和四嫂都舍不得离开,真想多住几天,再好好感受一下老家浓浓的年味和巨大的变化。

编辑:婉儿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