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 做 城 里 人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5-03-17 11:06
我的老家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斗门街道办,今年过年回家,明显和往年不一样。往年回去,大家关心的都是家里盖没盖楼、买没买车、种没种草莓;今年回去,从村里到村外、从老人到青年,热议的话题都是——“做个城里人”。因为政府即将兴建斗门水库,斗门街道附近的几个村都会拆迁,村民们将成为“水库移民”。虽然承包地没了,宅基地没了,但是新的生活正悄然开始。
祖辈们说:想做城里人,但又不愿意离开农村
村里的老人们聚在场院里,抽着旱烟,晒着太阳,拉着家常。咱们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儿孙们可享福了,一转身,吃上商品粮了,当上城里人了,这在以前是多金贵的事。咱们年龄都大了,吃药多了看病多了,村里的医务室条件还那么差,买个药也没地方。看人家城里人,自家楼下就能打针买药,多方便呐。
可是,城里虽然好,毕竟不是咱家呀。搬到楼房里住,没院子,不敞亮,房顶矮得能打着头,跟鸟笼似的。咱们老伙计们相互串门还得摁铃铃,真不习惯。以后都是成片成片的楼房,哪还有地方抽旱烟、扣花花牌、圪蹴到墙角晒太阳呐。院子里的母鸡,每天都还能下蛋,住进楼房了还能养么;家门口的石狮子,几十年来看家护院,进了楼房又把它搁哪......
父辈们说:想做城里人,但可不希望离开农村
父辈们虽然也有忧虑,但还是比老辈儿人更开明,还时常宽慰他们:老伙计们都在楼上楼下住,离得又不远;以前二十里外的二舅、四姨以后也跟咱住一个小区里了,这不更近了么。以后楼下广场上就有花有草有健身场所,照样能一块抽旱烟晒太阳。母鸡是不能要了,石狮子要实在舍不得,咱还把它摆在家门口。
有人说,还是住进楼房好,有暖气不受冻,有天然气不烧柴,最重要的是还有厕所。周围人笑了,打趣着问:你屋里头现在没茅房?嗨,有是有,可茅房就不是厕所。上次儿子的对象来家里,人家说咱这哪哪都好,都不比城里差,可就是土茅房让人接受不了。用人家的话说——一看到这个旱厕,就知道还是农村。真盼着能早日用上干净卫生的抽水马桶啊。另外,听说在附近的高桥、王寺街道,拆迁安置之后,很多人每天晚上都聚起来跳广场舞,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小苹果》《最炫民族风》啥流行跳啥,就跟城里人一样时尚,热闹着呐。
可真正离开土地,还是让人心慌啊。农民,只要有地,心里就有底。现在咱既能在自家地里种草莓,又能在村里开小卖部,还能在村边的沣东都市农业示范园打零工,这都算是在家门口养活自己。可这以后拆迁安置了,又去哪种地去哪开店去哪打工哩。农民离开土地,又没有其他技能,即使拆迁安置给一笔钱,也不能坐吃山空啊。
同辈们说:想做城里人,但也不舍得离开农村
年轻人并没有把父辈们的担忧当一回事,通过在城里上学、打工,他们早已适应了城市的生活,对于未来的发展也更充满信心。据说农业示范园以后也开班车,把员工早上接晚上送,就跟城里的很多大单位一样。而且以后的楼上是住宅,楼下有街区,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有商机。大伯手擀面做得香,完全可以开面馆;三婶针线活做得好,也可以开个裁缝店么。另外,政府还给咱们有免费的技能培训,厨师、家政、维修等好多种呢,随便学门手艺以后都饿不着。
虽说现在村里是水泥路,村外有大马路,交通一点都不比城里差。可就是来往市区的公交车太少了,只有个302、405路,还都是小巴车,上了车几乎都不用扶,挤得满满的站得直直的,希望以后安置的小区得像城里一样多点公交车,去钟楼小寨才方便啊。还听说有的安置房小区没有地下车位,这也是个麻烦,以后车可往哪停啊。还记得么,咱们小时候春天在麦地里放风筝,夏天去沣河里逮螃蟹,秋天爬到树上摘果子,冬天在雪后的院子里扫出空地放点玉米捉小鸟儿……只怕这些乐趣儿孙们再也体会不到了。习大大说过,要让大家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可真要进城了,儿孙们哪还知道乡愁啊......
说是不舍得农村,可城里毕竟还是好啊,起码孩子上学方便多了,楼下就是幼儿园、小学,走不远就有中学,哪像以前咱们上学还得五六点天没亮就出发。当年大学毕业后,找女朋友时还有人嫌弃咱是农村人,以后有了居民户口、住进高层住宅,咱就是标准的城里人了。现在同学同事聚会时,我都说我是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的,从来不说我是长安县的。没听过西咸新区?太没见识了,那可是国家级的创新发展新区。具体在哪?说了你也对不上号,就在斗门水库旁边,你就记住:都市田园,最美西咸!在城市里田园风光最美的地方,那就是我家!
编辑:婉儿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