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筑垃圾的去与留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5-03-17 10:53
2015年春节,带着妻儿和满心的思乡之情回到了我的家乡武功和家人团聚共度春节。远离了大都市的水泥森林和拥堵的道路,回到家乡放眼望去,村外是一片绿油油的麦地,空气中散发着沁人的泥土芬芳,让人的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
贴窗花、包饺子、放鞭炮、迎新年,过罢初一去拜年。带着满心的祝福奔走在去亲戚家的路上,一路上车来车往好不热闹,然而没走几里地,这淳朴和谐的乡村景致被路沿上的建筑垃圾给扫了兴。
近年来,家乡实施的“一村一品”工程让农民们手头有了更多的活钱,加之武功毗邻国家级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杨凌,这里遍地开花的建设工地使在这里打工的乡亲们也陆陆续续挣到了一些钱。有了钱,日子好过了,生活改善了,然而投资创业在农村人的意识里还不十分浓厚,盖房修宅成了不错的选择。
在家乡武功,上世纪80年代前的土木建筑所剩无几,新起的砖瓦结构的房子也已经有了二、三十年的历史,一般人家修缮主要在于内部家居物品和外在装饰的更换,而部分致富的人则一拆到底,取而代之的钢筋水泥外加贴瓷片的楼房,几番下来,不少建筑垃圾逐渐增多。目前,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模式已经得到了很好解决,然而建筑垃圾却几乎成了鲜有问津的问题所在,因为城市建筑垃圾的处理还不十分到位,农村偏远也就难以企及了。
一开始,在一些田间沟畔甚至废弃的机井和截留的河堤里倾倒,随着几年过去,这些地方都已经填满,越来越多的人们把建筑垃圾直接倾倒在乡村道路的路沿上,甚至部分人直接倾倒在渭惠渠里,成了一道难以入眼的“煞景”。
面对越堆越多的建筑垃圾,人们除了谴责之外也无他法,遇到上级检查临时采取措施处理了之,久而久之这个问题也就成了难以解决的顽疾所在。我认为,农村建筑垃圾的处理政府在这一方面则无旁贷,应及时制定政策予以规范引导,镇村领导也应因地制宜及时设法处理,针对本乡镇的情况,我提出几点浅见,以期抛砖引玉,以求更好地解决。
第一,将农村建筑垃圾作为废弃砖瓦窑复垦复耕填充物。据了解,家乡几乎每个乡镇都开设有砖瓦窑,长期取土产生大量土坑,各乡镇可设法引导村民就近填埋建筑垃圾。此外,个别砖瓦窑由于年久而废弃,可作为倾倒建筑垃圾的场所,建筑垃圾作为废弃砖瓦窑等复垦复耕的填埋物,这样一来,复垦平整后的土地还可以作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有机补充。
第二,建立农村乡镇建筑垃圾处理机制。对于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模式已经较为成熟,建筑垃圾处理有别于生活垃圾,转运起来较为费力费事,可将农村建筑垃圾的收集任务上提至乡镇一级,相互临近的几个村设立一处建筑垃圾定点投放点,由乡镇相关部门定期集中收集清运至建筑垃圾处理场,市县政府设立农村建筑垃圾处理专项补助资金,对于处理较好的乡镇进行以奖代补,促进农村乡镇建筑垃圾处理规范化。
第三,加强建筑垃圾再利用的科学研究。加大对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科研支持力度,可以将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作为建设类科研项目上报省级课题,同时发挥我省高校科研资源优势,进行科研攻关,力争在短时期内取得理想成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就让我们从关注农村建筑垃圾处理开始,统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建设人的一份力量。
编辑:婉儿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