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历史归档>2019 > 回乡见闻

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5-03-16 16:53

  陕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我曾经学习和锻炼过的地方。春节前夕,再一次来到这个熟悉的“故土”,度过了短暂而有意义的美好时光。几天时间里,在与淳朴的基层工人共同劳动、结交朋友过程当中,让我品尝了艰辛,体验了快乐,也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收获。我深深的感到,基层是我们开展研究、转变作风、服务发展的不竭源泉和持久动力。

  让脚上沾满泥土--下基层是培养锻炼机关干部的重要方式。几天里,我到其所属的铆焊、铁棍、选矿车间和矿井调度室、露天采矿区、排渣场、尾矿库、烧培磁化炉及铁粉加工车间,体验了一线工人的生产生活,给我的感受是当好企业员工非常不易。第一,思想上受到了真触动。没有陪送,没有照顾,企业纯粹把我作为普通新员工对待,真正体验到了一线工人的辛苦。感同身受,胜过任何一场动员报告会。第二,实践劳动是培养教育干部的重要手段。在劳动中培养教育干部曾经是我党培养锻炼干部的传统方式,我个人认为这种方式目前依然有效,对进一步了解基层情况、增进与群众感情、转变工作作风有很强的针对性。第三,体验基层使我们更加珍惜现有工作岗位。我们一直认为任务重、压力大,但比起一线的企业职工,无论是工作环境、工作条件还是各项待遇我们都远远优于一线劳动者,应倍加珍惜。

  汲取源头活水--基层一线是吸取智慧、锤炼作风和提升能力的课堂。到基层体验,绝不只是一支笔、一个本子,“来过就够了”这么简单。几天里,我实地学习了企业劳资关系、依法科学维权、女职工权益保护及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等相关业务,详细了解了陕钢集团发展现状。在钢贸行业持续低迷的市场形势下,钢铁企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陕钢集团面对产能过剩的发展瓶颈,推进转型升级,筑牢“一线情”,唱响“劳动美”,大力提倡“陕钢梦”与“个人梦”同频共振,激励集团上下和全体员工统一认识,坚定信心,以企业为家,自觉参与企业管理创新,主动适应“新常态”。虽然员工的切身利益也遭受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我能深深地体会到一线工人们特别容易知足,懂得感恩。所到之处的每一个员工都是精神饱满,真诚奉献,他们坚守信仰,将个人理想融入企业愿景;坚定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凝心合力,团结协作,并且将信念化作勤奋敬业的精神、严谨务实的作风和扎实的业务能力,从而催生了强烈的奋斗动机和动力,助推陕钢集团渡过难关。这种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鼓励着我。

  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深入基层才能掌握实情、理清思路。体验中,我发现陕钢集团在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人员流失较为严重。上半年共流失员工510人,远远超出了以往的控制目标,且流失员工主要是外地男性,大多还是大学生。通过了解交流,除收入、住房外,还有就是婚姻问题不能解决;企业职工文化建设“阵地资源少、活动平台少、领导参与少、职工满意度差”;以及企业基层干部管理方式、企业文化影响力等有待提升。对于这些问题,我与党群工作部负责同志也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是实施技术创新驱动战略,在困境中实现效益增长。强化陕钢集团技术中心建设,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加快优化升级;坚持“一业为主、多元协同”,开发非钢产业。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全面统筹集团公司技术创新。各独立子公司建立技术创新队伍,承担具体创新项目,重奖有突出贡献人员,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实施人才资源战略,加强岗位培养。把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开展技能大赛、提升队伍素质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工程。积极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的文体活动。积极探索人才队伍建设新途径,不拘一格用人才,学历与经历并重、能力与经验并重、引进与培养并重。让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重心下移,积极为广大员工服好务,大力营造人尽其才、风清气正的人力资源工作环境,使职工真正感受到“快乐工作,快乐生活”。这些建议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可,我也感到非常欣慰。

  在基层体验的过程当中,每到一处,都会受到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如果没有这次基层体验,我也许永远也没有机会走进这些基层工人的家,心贴心地感受他们的疾苦、面对面的与他们交流;永远也不会明白在追求奢华享受的年代,我应当、或者能够为基层群众做些什么。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是否在本职岗位上已经全力以赴、是否已经习惯了摄取而忘记怎样回报?下基层体验,绝不是形式,它是机关干部改进作风、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态度。今年,我与淳朴的工人有个约会,希望来年,年年,我们还能经常相见。

编辑:婉儿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