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团聚话路车
来源: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5-03-13 11:14
大年三十,哥姐都到我住的省直机关三号小区新房里团聚。去年搬来后,水、电、暖供应良好,小区内环境优美,花园、水景、亭椅、球场等一应俱全。年迈的母亲以前住着没有电梯的老家属楼,下楼极为不便,现在住过来后非常高兴。做儿女的看到老人舒心,我们感到十分欣慰。
美中不足的是,小区地下车库至今没有建好启用,一到晚上,院内外停满了车辆,尤其是院外本来较宽的双向车道,硬生生被挤占成了单行,开车进出很不顺畅。以前我住友谊西路张家村附近,自从改造为朱雀坊后,原来杂乱低矮的城中村变成了漂亮的高楼,面貌大为改观,但由于没有规划建设好车位,不久周围的巷子和空地都变成了停车场,收费员只管收费,不管乱停乱放,交警有时过来贴“黄条”,可一走就又恢复了原样,车主实在无地方停车,居民出行多有不便,都有一肚子的苦衷。现在三号小区入住率还不高,停车已显乱象,望着尚未打通的朱雀路、周边正在拔地而起的楼群,我不禁开始担忧未来的居住环境。
姐姐一家来得晚点,她住东仪路,平时上下班饱受塞车之苦,总是要早出晚归,避开车流高峰。她说,因为过年路上车少了,他们就绕道去看了看年味十足的钟楼、城墙和市区,感觉不堵车的城市真美,人的心情好像也畅亮了不少。大家的话题很快就集中在停车难、行车堵上。现在人们的生活改善了,家庭拥有的车辆越来越多了,大家在享受汽车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遭受着这些问题的困扰。西安市近些年来为了缓解出行难问题,开展了缓堵保畅行动,拓宽了狭窄的路面,科学设置红绿灯,交警提前、延点指挥交通,城市的交通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再宽的路总赶不上车的增长,姐姐说,如果条件具备,他们宁愿搬到小一点的城镇去更舒适地生活。在法国留学的侄女讲,欧洲大城市规划比较科学,交通管理严格,公共交通十分发达,总体状况比国内好很多。
大家七嘴八舌讨论起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父亲说,目前我国正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未来将有约3亿人进入大中小城市生活,如何为在城市居住的人提供更加良好的生活条件,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显而易见,目前停车难、行车堵已经成为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哥哥认为,还是应该从规划建设和改善管理上去努力,目前占道停放车辆是造成车辆通行和行人行走不便的主要原因,根子在于停车场建设不足,以后搞建筑规划时,能否将各个小区的地下或高层停车场的规模做大一些,在一定区域内建一些公共立体停车场,最好能制订一些硬指标。我在政府机关工作,看到大院内白天停满了车辆,晚上全都空出来,以后能否采取一定的措施,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将下班后空闲出来的场地向周边居民开放,实现停车场资源黑白交替利用。不会开车的嫂子说,人口多是国情,还是应该把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放在优先位置,借鉴其他城市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推进错峰上下班、限号通行,大力倡导和推进绿色出行,特别是应该给非机动车留出绿色通道,让大家享受到骑车出行的安全和便捷。学法律的外甥提出,严格规范管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对各种违反交通规则行为就要依法加大处罚力度,强化自觉遵法守法的意识。儿子上初中,也活学活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说,陕西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文明的城市需要文明的市民,要靠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为缓堵保畅做贡献,大家齐夸说得好!
老家就在西安,过年就在西安。侄女感慨到,每次回来都看到西安有新的变化,城市也越来越漂亮,她相信,西安正向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方向努力,随着城市管理与服务的进一步完善和升级,西安人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和幸福,留完学后,她还是准备回到西安来工作。
责任编辑:婉儿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