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迎新春
来源: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4-03-03 10:13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期间,家家户户亲人团聚,旧友重逢把盏言欢,相互交流,增进感情。春节已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人们联系亲情友情的纽带。今年我在西安过春节,和家人一起包饺子,看春晚,串亲戚,其乐融融。在喜迎马年新春的同时,明显感觉到今年过年与以往有许多不同。
绿色环保过春节。以前过年,腊月二十三刚过,鞭炮声就密集起来,年三十晚上更是“惊天动地”,直到正月十五才收场,常常是烟山雾罩、空气污浊,影响休息不说,发生火灾也是常有的事。
今年,政府提倡绿色环保过春节,建议市民不燃放或少燃放烟花爆竹,得到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年三十晚上,我家就没放鞭炮,整个春节期间也就只给孩子买了一块钱的摔炮玩。据媒体报道,今年除夕至初七,西安市共清扫鞭炮碎屑约1100吨,较去年减少约300吨,总体下降23%。
今年春节,鞭炮声少了,硝烟味淡了,新年伊始的瑞雪让空气更加清新。全民绿色环保过年,治污减霾,保卫蓝天,生活才能更美好。
惠民活动添实惠。年初二到岳父家拜年,一张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的宣传单吸引了我,大明宫遗址公园的民俗文化新春惠民活动、曲江大唐芙蓉园的秦腔演出、陕西科技馆的环保科普展览、城市广场的社火巡游等,真是不少。岳父岳母准备去听秦腔、看社火、逛庙会,好好热闹一下。
从媒体上得知,这些丰富多彩的惠民活动,大都是政府举办的,市民免费观看、免费参与。这些活动在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亦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前来观赏。据了解,春节黄金周期间,西安市接待游客476.8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22.03亿元,以逛古城、听秦腔、看社火、赏民俗为核心的文化游备受外地游客青睐。
今年春节,小区里的麻将声少了,喜闻乐见的惠民活动多了。政府买单,百姓受益,广大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观赏到红红火火的传统节目,感受到浓浓的年味。这个年过得热闹!
摒弃舌尖上的浪费。春节期间,家人团聚、招待亲朋,菜肴比平时丰富些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并不鲜见“点了一桌菜,剩了大半桌”的现象,究其根本是好面子、讲排场,甚至相互攀比。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批示后,社会各界积极响应。
年初六,亲戚来给孩子送灯笼,一大家人去饭店吃饭。点了一些菜之后,服务员提醒:“菜应该够了,如果不够,等会还可以再要。”亲戚们也纷纷赞同:“少点些菜,吃不完就浪费了,够吃就行。”我立即照办。席间,大家边吃边聊,宾主尽欢。最后,将所剩不多的一点东西打包带走。大家都说:“今天的菜不多不少,点的刚好!”
服务员的善言提醒,亲戚们的理解支持,这顿饭成了标准的“光盘行动”。向“舌尖上的浪费”宣战,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深入人心。这饭吃得舒心!
马年新春,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烟花爆竹减少了,惠民活动增多了,餐桌上的浪费不见了。这些新风尚与党和政府的积极倡导分不开,与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分不开,与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分不开。新年新风新气象,我坚信在以后的日子里,咱老百姓的日子会芝麻开花节节高、越过越红火!
责任编辑:殷誉玮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