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春节家乡见闻
来源: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4-02-19 10:14
我的家乡在周至县尚村镇,位于周至县的最东边,与户县仅隔一条白马河。逢年过节有时间的话都会回去走走,走亲访友活动范围主要在周户两县。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记忆中小时候的村庄很美丽,春天里花红柳绿,不过也有一些不堪入目、入鼻的场景,比如农村的旱厕、地头堆放的粪堆。如今,这一现象被沼气工程改变了。家家修了沼气池,户户用上了清洁能源,沼渣、沼液还是上好的有机肥。农药由村委会统一配发,基本都是危害小的绿色农药。多年未见的雉鸡(俗称野鸡)又回到了村庄,经常能听到它们在田间呼朋引伴的歌声,运气好的话还能看见雉鸡拖着美丽的长尾巴飞过田野、飞过村庄。
垃圾仍是美丽村庄的污点
走街串巷的时候发现,村子里垃圾乱堆放的问题有所改善,经过了解才知道现在村村都有了保洁员,每月乡镇还给发400元工资。保洁员大多出自村里的五保户、低保户家庭,这样不光解决了村容村貌问题,还保障了困难群体的生活。
村里是整洁了一些,但村外河流边、道路旁都堆放着垃圾,这些垃圾并没有被处理,只是“搬”了个地方而已。
据了解,目前农村垃圾解决的方法大致有三种,一是填埋,大多浅埋在村外偏僻的树林,能覆盖就不错了;二是露天堆放,有的堆放在路旁、河边,甚至有的堆在水渠边;三是焚烧。这三种处理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填埋会对土地产生污染,尤其是那些难以分解的塑料制品、电池等污染物;露天堆放不光有碍观瞻,起风时会造成垃圾二次扩散,污染土地,污染水源;焚烧则会污染空气,塑料制品的燃烧还会产生有害气体。
希望有关部门能尽早建立垃圾分类制度。在农村实行垃圾分类有着天然的优势,餐厨垃圾可以作为沼气的原料,或者稍作加工成为有机肥料,废金属、废塑料、废纸可再制造。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电网不稳定。过节期间在外人员大都回到乡里,导致用电量增大,电网负荷高,断电现象时有发生,影响群众节日生活。
安全饮水工程有待加强。尚村镇张屯村水源井深度不够,工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只打到了40米(国家要求是100米),夏季饮水出现问题;而临近的祖庵镇石佛寺村虽已于2013年修好自来水管道,但至今未通水,给村民生活造成极大不便。
责任编辑:殷誉玮 审核:岐山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