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影视营销,陕西准备好了吗?
来源: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4-02-17 14:36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常出去走走看看总是好的。祖国的大好河山游之不尽,但今年春节我最想去的是黑龙江一个叫雪乡的地方,可以说这完全是受了湖南卫视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的影响,大家不仅关注参加节目的明星爸爸和小孩,也对他们活动的地方产生了兴趣,不远千里一路奔劳前去。虽然严寒到了零下30多度,但雪乡游客激增,携程网统计显示,《爸爸去哪儿》播出后,雪乡的产品预订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倍以上。看到游客们寻找“傻狍子”,坐田亮坐过的雪橇,找1号房间,我深深地感叹着旅游地影视营销强大而又立竿见影的效果。
影视营销往往让一个地方一夜成名。美国曾有专家对本国的12个影视剧拍摄地进行调查,研究这些地方拍摄前10年和播映后5年旅游人数的变化,结果发现,影视剧播放后,这类景区旅游人数的增长可以持续4年。我国最早的影视营销虽是无意识的,但仍然很有效。云南的苍山洱海凭借电影《五朵金花》家喻户晓,庐山和张瑜、郭凯敏这两位时代青春偶像通过《庐山恋》一起成为了万千中国人永远的青春记忆,李连杰的成名作《少林寺》播出后,河南少林寺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近十来年年通过影视剧成名的旅游景点也非常多,如,《似水年华》里的乌镇、《一米阳光》里的丽江,《卧虎藏龙》里的蜀南竹海、《阿凡达》里的张家界等等。《非常勿扰1》是有意识的影视营销电影的重要代表,让观众知道了杭州除了西湖还有个西溪湿地。反观传统的旅游地营销方式,各类大众传媒、户外、自办的宣传广告,以及公关和营业推广等,都赶不上一部影视剧或电视节目的力量。有人也指出,不是每个选择影视营销的旅游地都能一夜成名,取景地能否借力打开知名度,与影视作品本身是否热销关系密切。我同意这一观点,但是这世界上没有保本不赔的买卖,不加分析研究盲目跟风上项目,当然容易画虎类犬,事在人为,一个影视剧或电视节目能否大火,一个旅游地是否有包装价值,从哪个角度包装,这些都是能够通过分析市场形势和需求从而进行正确判断和定位的,包括成名后的后续营销,工作不力是会导致收效微小,但是只要方向思路正确,还是会事半功倍。
影视营销只因为效果好我认为主要有几个方面原因。一是曝光率高、受众广。一部好的影视剧或电视节目能吸引亿万眼球,并被反复播放、观看,起到面广持久的宣传效果。二是接受度高。现代人不管是观光还是休闲旅游,看风景、放松心情的同时,更多的是追求一种情感诉求,旅游景点的人文气息、风土人情、文化背景很难通过平面广告或者几分钟的广告片的硬性灌输,亲切真实的传递给人们,但影视剧和电视节目却能潜移默化的让人们产生对旅游地的美好感受和向往,人们会因为《似水年华》华丽和凄美的意境生发出一个懵懂而朦胧的江南梦,因为《一米阳光》曲折徘徊的爱情故事,想要去丽江寻找神秘传说。信天游是陕北黄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阿宝唱过、晚会里常演,可周围80后朋友关于信天游的美好印象很多竟然是来自电视剧《血色浪漫》里面女主角秦岭的演唱。三是能传递更多的旅游信息。再高明的摄影师通过几张照片也只能传递旅游地的部分美好,但是通过影视,可以随着剧情的发展和进行立体深入展示,让潜在游客获取更多的旅游信息。
影视营销还具有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各类传统营销手段中,受众广、效果相对较好的电视广告,10秒广告片在中央电视台投放价格从2万多元到8万多元不等,并且每投放一次就要支出一笔费用,影视营销则只需要为拍摄活动提供场地、后勤保障,或者一定金额的赞助即可。而且边际成本等于零,只需一次性投入,后期重播多少次都无需支付费用,非常经济。
新事物总是在不经意间探出头来,一次具体但不十分引人注目的成功经验往往预示着一个新的方向,值得我们研究学习。《非诚勿扰2》首席合作伙伴就是北京市旅游局,这是国内第一部地方政府部门和电影制作企业合作的商业电影,开启了城市旅游借力电影进行营销的开端。事实证明这次合作是非常成功的,不仅带火了北京慕田峪长城、南锣鼓巷、潭柘寺等线路的旅游,也带旺了整个北京的旅游人气。
陕西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品类最为丰富,关中有大量的历史、文化、宗教和建筑遗迹,陕南有秀丽山水和丰富人文,陕北有独特的红色旅游和民俗文化资源,但是外界提到陕西想到的都是黄土高坡和兵马俑,酒奇香却未出小巷,这提醒我们应该思考更新旅游营销的思路,向先进经验学习,跟上时代节奏。电视剧《走西口》的热播,让“走西口”文化品牌姓晋不姓秦了,《舌尖上的中国》关于山西面食的较多展示让大家忽略了陕西人才是面食的真正“吃家子”。最近正在各卫视播出的《一代枭雄》,在横店取景且只字未提宁强青木川古镇,美丽古镇上土匪魏富堂保境安民的传奇故事,包装性很高,是宣传带热陕南古镇游的一个好机会,可惜我们也未能与制作方有任何形式的合作。
《爸爸去哪儿》节目的首期拍摄地北京灵水村,即将斥资打造成3A级景区,于今年“五一”向游客开放。《爸爸去哪儿》第二季有没有可能来杨凌开心农场摘菜、到陕北扭秧歌剪纸、住陕南美丽小镇看大熊猫;下一期的《舌尖上的中国》会不会有更多关于陕西美食的介绍!希望在以后的影视节目中能够看到更多的陕西元素,加快我们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变的步伐……
责任编辑:殷誉玮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