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历史归档>2019 > 回乡见闻

表弟想种一百亩地

来源: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4-02-17 14:34

  农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许多新变化是以前不曾想像 到的,更没想到常年在外打工的80后表弟想种100亩地。逃离农村、不再种地曾经是多少农村年轻人的梦想啊。

  表弟家在岐山县蒲村镇南边的沈家营村,中学毕业就跟着村里的人到城里打工,学会了泥瓦匠的手艺,每年到西安打工近10个月,月收入都在五六千元,活路好了还要上万元呢。家里盖起了两栋大瓦房,装修一新,有客厅、三四间卧室,还有卫生间、洗澡间,十分阔气,还买了摩托车,日子红红火火。平时姨娘在家住,他去城里打工,媳妇在镇上租房住陪孩子读书。

  到了表弟家,看见他今年又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我问他,你有摩托车,买电动三轮车干嘛用。他说,主要是收麦时拉粮食。我说那你咋不买一个大型号的,可以开到地里去,这个小三轮动力小,怕从地里拉东西开不出来。

  表弟笑我对现在的农村不了解。现在农村收种基本都是机械化,播种机把种子和颗粒肥料一次就播到地里,收获时收割机把麦子运到了地头,用三轮车直接拉回家了,谁现在还到地里拉粮食。

  我说你在城里打工,种地还顾得上吗。

  表弟又笑我,“你还以为是原来,收麦、碾场得两个月才完,现在全村收麦只三天就结束了,记住,机械化了,我休个班回来一两天就搞定了。”

  他直说现在农村实现机械化,种地很轻松,地里没多少活要干。我问他,全靠机械和化肥,也不上土肥,恐怕地都板结了吧。他说,现在因为有了机械化,夏收时把麦秆打碎后深翻埋到了地里,秋收时又把玉米杆打碎深翻埋到地里,地比过去还肥沃,产量也高了很多。

  秸秆回田的措施都提倡好几年了,不是大家不接受吗?我又问。

  表弟说,那是前两年的事了。一是因为秸秆回田,农民没烧的。现在生活习惯变了,做饭有的用液化气,有的装了沼气,有的烧煤,很少用柴火了。取暖也很少有人烧炕了,用的是电热毯。二是因为分田到户后,小型机械不能深翻地,秸秆不能深埋,影响收种。现在有了大型机械,这问题解决了。谁不爱家里没了柴火干干净净,谁不爱不用给地里填土肥省劲。

  我说城里收入高,你们还愿意回来种地吗?

  他说前些年去城里打工,是不想过辛苦种地又没有多少收入的日子。这几年,去城里打工是为了找些活多挣些钱回来,并不是不种地,机械化后那几亩地没多少活可以干,一年收种加起来也用不了几天时间,总不能闲在家里。从今年的形势看,城里的建筑活路比往年要少了,农村的房子基本上都盖成新的了,以后打工不比前几年好找活了。国家给农民种地越来越多好政策,要是有个100亩地,就想呆在家里种地。把地好好平整一下,打口深井,解决浇不上水的问题,肯定年年丰收。可是要搞到很多地不容易。

  不是政府已经在提倡土地流转了吗,我问。

  “土地流转的政策我们已经知道了,是个好办法。但是执行起来还有很大难度。因为机械化的普及,种地不再是一件难事,而且大多数人还没到能够可以离开土地长期打工的地步,种地毕竟是个长久的事、保底。但是小家小户种地的产量已经到头了,再要高产必须得机械化、大块平整、解决灌溉、讲科技。没有一定的规模,投资打井、修渠、平整地都不划算,讲科技也劳不起神,施展不开。”他说,关键是人得有活干,如果打工的活路没保障,大家还是不会把地流转出去的。

  他说再等等看,这是大势所趋、迟早的事。这几年,村里上大学的人多了,他们以后就不回来了,年轻人到城里买房居住的多了,村里的人会越来越少,以后会有地空出来种的。

 

责任编辑:殷誉玮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