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历史归档>2019 > 回乡见闻

老王的心事

来源: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4-02-17 14:13

  除夕之夜,听着窗外依稀响起的鞭炮声,我突然想起了老王,越想越不放心,赶紧准备了几样吃的出了家门。已是华灯初上的时刻,路上行人很少,估计都在合家团圆等着看春晚吧。

  老王是个盲人,就住在我们隔壁的明德门廉租房小区。一个月前的晚上,看他在路口听着来往的车声,拄着拐棍茫然无措,我曾送他回到家里。进门时,我习惯性地问了一声:“灯在哪里?”老王回答:“灯坏了,有灯我也用不上呀!”。言语之间,充满无奈,倒让我感到很不安。不曾想,第二天中午,在小区旁的“老妈兔头店”又遇见了他。原来,这家酒店参与公益活动,每天给他免费提供两餐。我上前问候,他一下听出我的声音,连连致谢。这样一来二去,就算认识了。

  很快来到老王家,门上贴着春联,只是没有横批,估计他一个人也没办法上高沿低。敲了半天门,也没听见他应声。顺着敞开的门洞往里看,一片漆黑。我心想着老王可能去亲戚家过年了吧。要不然,大过年的,一个人该多么恓惶。正当我准备转身离去时,门却开了。老王听出是我,很意外也很高兴,赶紧把我让到家里。

  客厅的灯依旧坏着。老王顺着墙摸索着打开过道的灯,屋子里稍微有了些暖意。看着老王的家,虽然四壁空空,倒也齐整。客厅角上堆着一袋米、一袋面和一桶油,旁边放着一颗萝卜、几个土豆。老王说米面油是年前社区干部送的,还给了300元慰问金。我问老王吃了没?他说下午买了点饺子皮和韭菜肉,刚凑合着吃了顿饺子,也算过年了。听了这话,我很诧异,我倒是连饺子都不会包呢。到厨房一看,案板上还真有剩下的饺子馅,闻着也没什么香味,想来也是缺盐少醋的。厨房里空荡荡的,零七散八地摆着几个碗碟,灶台边一片狼藉,估摸这饺子也吃得不容易。

  或许是许久没有人陪他聊天了,老王倒很健谈,述说之时也不避讳我这个外人。从交谈中我也得知,可怜人总是有太多的苦难。他原来也曾有过工作,后来辞职经商一败涂地。双目尽盲已经20多年了。婚姻也很不幸,早年离异,女儿跟着前妻,虽然现在已经成家,但是因情感生疏也不大来往。他说:“只要我死了,她能把我送到火葬场,也算对我不薄了”。

  听他说得凄凉,我赶紧叉开话题,问他廉租房的事。说到房子,他的脸色渐渐缓和。现在住的房子大概40多平米,原来在六楼,很不方便,后来社区干部想方设法给他调整到一楼。这个两室一厅的房子月租加上水电费大约100元,他现在每个月低保、残疾人补贴加起来能拿到600元,房租也能负担得起。过去吃饭还花些钱,近一年多小区旁的“老妈兔头店”每天给他免费提供两餐,除了川菜有时辣椒多吃不习惯外,其他倒也很好,世上还是好人多。

  想想老王都快70了,廉租房里也没暖气,一个人生活确实艰难。我问他怎么不考虑住在养老院。老王说,前些年思想转不过弯,不愿意去养老院。这几年身体大不如前,也动了这个心思。年前,听广播里说临潼有个养老院,自己还专门去了一趟。环境倒很满意,只是每个月至少得1000元,掏不起这个钱呀。想着他一个盲人,居然能自己折腾着到临潼,真是不容易的很。我建议他把这房子租出去,估计一个月能有700多元,这样加上低保金就差不多了。他说,一来政策不允许转租,二来他是雁塔区的低保户到临潼住养老院也不知道还牵扯什么手续,想着都熬煎的很,他也不知道找谁打听这些事,真不知道今后该怎么办呀!听了他的话,我只能安慰他把心放宽,世上总是好人多,政府也不会让他一个人受这难肠。他苦笑着无奈地说,按说政府也帮了不少,该满足了,但他一个孤身老瞎子,不靠政府又能靠谁呢?

  从老王家出来,远处的鞭炮声此起彼伏,透着浓浓的年味。马年就要到了,真希望老王能马上如愿,早点住进养老院安度自己的晚年。

 

责任编辑:殷誉玮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