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历史归档>2019 > 回乡见闻

虚拟养老院

来源: 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 2012-02-28 08:14

  人到中年,最挂记的,便是远方日渐年迈的父母。今年春节回家,和几位同样从外地回家乡探亲的同学聚会,谈得最多的话题是父母的养老。

  一位同学,兄弟姊妹四人,老大在美国,老二在杭州,老三在上海,老四在西安。美国的实在太远就不说了,其余三位所在的城市,这几年房价节节攀升,自己的住房都紧张,接父母同住显然不现实,况且老人也不愿意和儿女们一起挤在狭小的空间里。于是,两位老人单独居住在兰州,可毕竟是年过七旬的老人,每逢有个头疼脑热,他们就免不了伤心后悔:早知儿女们如今一个个飞得那么远,还不如当初就不让他们上大学,守在身边相互照应,多好!

  我的父母也接近70岁了,虽然他们时至今日都毫不犹豫地支持我在外地发展,可每次回家看到他们日渐衰老的身影,我的心都忍不住一阵阵抽搐:现在他们生活尚能自理,假如有一天他们干不动了,谁来照料他们的生活?谁来陪他们聊天解闷?

  细心的父亲觉察出我的担忧,他乐呵呵地告诉我,兰州市城关区的虚拟养老院已经运行了两年,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模式。

  创建于2009年的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由接待中心、金色晚年服务中心、呼叫指挥中心组成,它以一整套强大的网络通信平台和服务系统为支撑,采用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专业人员与社会志愿者相结合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贴心的服务。只要拨通“965885”服务热线与呼叫指挥中心网络联通后,系统就会自动生成临时和周期两份服务工单。通过对服务过程的即时跟踪回访分析,系统最后再形成每月一份收费清单。根据这些数据,对服务员进行等级考评,从而实现养老服务管理的主动性与养老服务质量的可控性。

  老人的需求成为了服务的内容,共分为生活照料、保健陪护、家政便民、心理慰藉、法律咨询、娱乐学习六大类170多项内容。同时按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经济条件、生活自理能力等的不同,分为ABC三类:A类为没有任何经济收入的老年人群体,政府每月给予700元-50元不等的服务补贴;B类为对社会作出贡献的老人,政府给予每月50元的服务补贴;C类为自己买单的普通老人,服务价格比市场价优惠20%,差价由财政承担。

  父亲兴致勃勃地介绍说,虚拟养老院有老年人心理咨询热线一对一给老年人进行心理疏导治疗;有讲师团深入街道、社区对老人进行各类健康知识讲座;老人生日时,养老院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会免费送上生日蛋糕;过年时,他们还会陪老年人吃年饭、赏花灯,拍全家福、送对联等,深得社会和老年人的好评。

  父亲的介绍让我略为放心。当老龄化社会势不可挡地走来,当未富先老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兰州的虚拟养老院无疑成为一项破解养老社会难题的创新之举,解除了很多家庭的后顾之忧,让老年人能够高质量、有尊严地安享晚年,也让所有的儿女们都能放心、安心。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