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历史归档>2019 > 回乡见闻

喜看家乡新变化

来源: 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 2012-02-26 08:36

  我的家乡在宝鸡市北边的旱塬上,从1990年离家到新疆从军,我22年没有回老家过春节了。今年初一,我带着妻子和女儿,乘坐和谐号动车回老家过年,过去大半天的路程,而今转瞬即至了;印象中“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的家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进村的道路平坦而宽阔。以前出村有一公里的路,坑洼不平,人难行、车难走,一直是全村人的一块心病。这次回家发现已经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回家过年的小车排起了长龙,十分壮观。了解后我才知道,这几年来政府在农村实施“村村通”工程,村里对这条年久失修的路进行了改造,路面铺上了水泥,解决了村民出行的一大难题。许多村民谈起这条路都纷纷称赞,说党和政府为农民办了件大好事。

  教育年年都有新气象。我父亲是一名中学教师,1977年恢复高考第一年,二哥就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当初家里生活贫寒,兄弟姐妹多,大哥为了我们几个能上学,放弃了学业。为了剩下几个孩子的前途,父母省吃俭用,才让我们完成了学业。现在条件好了,政府实行义务教育,不仅免了课本费、学杂费,住校补助生活费,中小学每天还给学生发牛奶、鸡蛋。

  家乡的住房美观了。在我的记忆当中,我们家的房子翻盖过三次。第一次是1982年,那时生活艰苦,经过亲戚的帮助,盖起了4间土木结构的房子。1989年下半年,又住上了红砖青瓦的瓦房。2003年,家里盖起了全村最好的房子——二层4间的小楼,还硬化了院子,安装了院门。现在,村里大多数人家住的都是两层以上楼房,我们家的住房条件已远远落在了乡亲们的后面。

  乡亲们的腰包鼓了,生活富了。正月初六,同门六哥的小儿子娶媳妇,车队最后一辆皮卡上,液晶电视、三门冰箱、滚筒洗衣机、立式空调十分显眼。六哥说,现在收入高了、家底厚了,想买啥就买啥。村里还有很多外出打工挣钱后回乡创业的,有的开了酒店,有的办起了批发公司,还有的当上了包工头,每年都能赚几十万元。生活富裕的村民脸上的笑容也多了。“现在没有了农业税,农民种粮还有补贴。‘五保户’进了敬老院,生活有了保障。农村有了合作医疗,看病可以报销医疗费。这在过去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乡亲们的一番话,代表了新时期广大农民的心声。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