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走合作之路,连多国民心

中国青年、中亚国家在陕留学生代表共话友谊

首页>新闻>图片新闻

走合作之路,连多国民心

中国青年、中亚国家在陕留学生代表共话友谊

时间: 2025-05-20 08:46 来源: 陕西日报

五月十七日,中亚国家在陕留学生代表浇灌中国—中亚友谊林。

“在西安10年,我已经成了‘西安媳妇’”“我在学校的运动会上获得游泳项目的冠军”“中国同学教我包饺子,我教他们跳乌兹别克斯坦的舞蹈”……5月17日,在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中国青年、中亚国家在陕留学生代表共20余人欢聚一堂,分享学习生活中的经验和感受,增进彼此交流了解,加深友谊。

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成功举行。两年来,陕西与中亚国家互派留学生、互学对方国家语言和文化、互相支持大中小学开展交流,推动与中亚五国在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西安市政府设立了中亚五国留学生教育培训计划,截至2024年已成功招录450名中亚五国留学生。青年学子在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文理学院、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学习,他们既是中国与中亚友好交往的见证者、受益者,也是新时代丝绸之路的建设者。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由娜丝佳在西安交通大学商务汉语专业学习。几天前才在乌鲁木齐参加完上海合作组织大学2025年年会的她,又在西安见到了来自中国和中亚五国的优秀青年。每一次跨文化交流都让她收获满满。她说:“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即将在我的家乡举行,我感到很兴奋。我希望能在每一次人文交流活动中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也会积极组织体育友谊赛等,让不同国家的青年有更多深入交流的机会。”

陕西师范大学汉语及中华文化传播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叶丽娅来自吉尔吉斯斯坦。从小就对中国文化充满浓厚兴趣的她,大学时在本国学习中文专业,毕业后在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大学担任中文教师。后来,叶丽娅来到中国继续深造。她说:“中国—中亚西安峰会后,我感受到中亚国家与中国的情谊越来越深厚。我愿积极响应峰会精神,以文化为舟、以真诚为桨,在文明互鉴的长河中勇往直前。”

“爸爸告诉我,共建‘一带一路’是一个伟大的倡议,去中国,发展机会更多,收获也会更多。”就这样,来自塔吉克斯坦的伊莫作为优秀高中毕业生,2017年被中油国际管道公司中吉天然气管道公司选送到西安石油大学学习。如今即将硕士毕业的他,回看在中国的成长之路,感慨良多。他说:“中国有句古话,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想说,我们学的是知识,走的是合作之路,连的是两国之心。我们将一起努力,传承友谊、共筑梦想。”

目前在西北大学考古专业学习的硕士研究生多弗兰,即将回到祖国土库曼斯坦。这一次,他是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历史的热爱,和专家团队一起探寻更多丝绸之路上的“秘密”。他说:“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让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出新的生机。我愿意用我的专业知识,挖掘、讲述中国与中亚的友好故事,为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

提起中国—中亚峰会,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程笑笑非常熟悉。中国—中亚西安峰会举行时,刚来到西北工业大学读书的她,和同学一起录制了体验中国文化的视频,得到了国内外网友和众多媒体的关注。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互免签证协定将于6月1日生效,西安至塔什干每周有三班直飞航班,越来越便利的交往让程笑笑对未来充满信心。她说:“我计划毕业后自己创业,做和中国有关的跨国贸易,因为我已经深深爱上中国。”

“走出去”“请进来”,依托丰富的教育资源,陕西与中亚五国教育交流亮点纷呈。西安外国语大学哈萨克语专业学生王乐玮,曾以交换生的身份到哈萨克斯坦进行过为期一学年的学习。他说:“当地朋友热情地带我去游览著名景点,邀请我一起庆祝他们的传统节日。置身其中,我体会到语言是打开文化之门的钥匙。”他希望能成为一名在语言、文化之间搭建桥梁的人,继续参与中哈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

有缘千里来相会。中国青年、中亚国家在陕留学生代表因缘相聚,共谱合作新篇。这份热情和活力,令中国—中亚机制秘书长孙炜东动容。他说:“中国同中亚国家在各领域的合作正快速深入发展,中国、中亚青年赶上了‘黄金时代’,前途光明、未来可期。希望中国和中亚青年携起手来,致力于中国—中亚友好合作事业,将峰会愿景转化为美好现实。”

石榴花开映丝路。座谈会前,六国青年还共同浇灌了象征友谊的中国—中亚友谊林。省委外办主任姚红娟说:“希望同学们传承友好基因,成为中国同中亚友谊的使者,并把所学所悟用到促进中国同中亚经贸合作、科技创新、人文对话等各领域交往中,为中国—中亚关系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