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14时许,邮储银行西安市北关支行大堂工作人员收到一面绣着“百姓放心银行”6个金色大字的红色锦旗和一封感谢信。原来,半个月前,居住在西安龙首印象城的李大妈遭遇电话诈骗,差点损失近32万元积蓄。幸亏银行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联系反诈中心警务人员劝导,让老人及时止损。
“要不是银行工作人员及时提醒,我这些钱一定找不回来了。”李大妈说,“邮储银行工作人员还专程给我介绍了几款养老金融产品,让我和老伴的半生积蓄有了收益。”
这温情一幕,正是陕西养老金融服务创新的生动缩影。
政策组合拳:搭建养老金融制度框架
“在综合分析后,民生银行西安分行为我量身定制了一套优化的‘养老蜂巢’方案,让远在南方的儿女不用操心我们老两口的养老问题了。”11月11日,65岁的退休教师贺女士拿着“养老金融一站式陪伴服务”策划方案开心地说。
为精准对接养老产业需求,民生银行组建专项服务团队,整合机构建设融资、智慧化资金管理、长者专属财富规划三大核心模块,形成的“一站式综合服务”有效填补了民营养老院的金融服务空白。今年以来,该行加大银发经济领域的信贷供给力度,累计发放养老产业贷款1963.89万元。这得益于陕西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作出的顶层设计。
2024年,《陕西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出台,标志着陕西养老金融工作进入系统化推进阶段。该方案从产品供给、服务质效、产业支持等五大维度提出15项具体举措,为经营主体提供清晰指引。今年,升级后的《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服务陕西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出台,10部门协同发力构建更具包容性的政策支持体系。
“今年以来,金融机构授信支持养老产业的案例不断增多,财政资金持续带动社会资本助推旅居康养产业集群建设加速。通过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我们正让养老金融的‘活水’精准滴灌到民生需求最迫切的地方。”省政府办公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产品创新潮:满足多元养老需求
在前不久召开的“2025西安老博会”现场,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个人金融部经理陈浩走进“银龄频道”直播间,进行养老金融专题分享。他不仅聚焦老年群体关注的金融安全话题,生动讲解了防范电信诈骗的实用技巧,帮助老年客户守护好“钱袋子”,还为老年客户深入解读了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政策优势、办理流程及投资选择。30分钟的直播互动,收获了广泛好评。
近年来,在陕金融机构持续发力,不断以金融力量护航银发客群安享幸福晚年。通过深化养老金融布局、持续创新服务产品,各金融机构为越来越多的老年客户提供了更优质、更安全、更温暖的综合金融服务。
银行机构在实现多点突破的同时,保险行业也在加速产品创新。如国寿养老陕西分公司上线10款商业养老金产品,中国人寿陕西省分公司的“国寿鑫享宝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入选行业首批个人养老金产品名单等。此外,在普惠金融领域,工行咸阳分行推出的“咸阳医养贷”成为破解社区医院资金难题的“及时雨”。针对医养结合项目改造中的资金缺口,该行开通绿色审批通道,简化申请流程,已惠及周边数千名老年人。
产业融合路:打造医养结合新生态
11月14日,在西安城南,作为西北地区集居住、医疗、文娱于一体的高端养老社区标杆项目——总投资15亿元的泰康秦园养老社区已初具规模。泰康人寿陕西分公司精心打造的这一“银发生活综合体”自开建以来,就备受瞩目。中国人寿陕西省分公司推荐的6个“城心”机构养老项目,也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养老服务。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在陕金融机构通过科技赋能,持续提升服务效能。如建行陕西省分行开发的“养老服务机构评价工具”,为项目融资提供科学依据;工行陕西省分行推出手机银行“幸福生活版”,界面简洁,并设有语音导航功能,让老年客户轻松玩转智能金融;招行西安分行自主开发的“智慧养老监管服务平台”成为养老资金安全的“智能守门人”……
“金融适老化服务不仅是设施优化升级,也是常态化精细化服务理念的践行。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养老产业引导基金设立工作,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11月13日,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陕西将积极探索养老信托、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等创新工具,持续推动智慧养老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
从政策引导到市场发力,从产品创新到服务升级,陕西养老金融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务实的举措,为老年人织就一张温暖坚实的金融保障网,让他们安享幸福晚年。(记者: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