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秦创原领航 陕西科创启新程

首页>新闻>要闻

秦创原领航 陕西科创启新程

时间: 2025-11-08 07:44 来源: 陕西日报


三秦大地,科创潮涌、活力迸发。

11月3日至7日,2025秦创原发展论坛、硬科技创新大会在西安举办。这场以“秦创原引领发展·硬科技驱动未来”为主题的盛会,首次实现省级战略平台与硬科技品牌的深度融合,以“主论坛+平行分会+配套活动”的立体架构,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紧密串联,为陕西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了澎湃持久的创新动能。

大会现场,院士报告高屋建瓴,前沿成果引领产业风向,项目路演竞逐科创赛道,政产学研金各界精英齐聚一堂,在思想碰撞与务实合作中,共同打造更加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勾勒出更具活力韧性的科创陕西新图景。

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一核心,大会开幕式及各平行论坛共征集签约项目185项,总签约金额达160.55亿元。朗姿赛尔与咸阳高新区携手攻坚干细胞与基因治疗,西安思摩威新材料在沣西新城建设OLED封装材料中试基地……每一项签约都承载着创新梦想,每一次握手都凝聚着发展共识,为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秦创原和‘三项改革’的政策红利帮助我们实现了薄膜封装材料国产化率从0到60%的突破。”西安思摩威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总监焦博签约后难掩激动。这家依托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团队创建的企业,正是陕西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平行分会同样亮点纷呈,成为细分领域思想碰撞、资源对接的重要平台。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会议凝聚起跨区域合作共赢的广泛共识;科技金融赋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交流会让资本与科技精准对接、同频共振;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无人机产业)发展会议现场,前沿项目团队登台路演,引来投资机构与产业链企业的密切关注……一场场专业研讨、一次次精准对接,让创新的火花持续迸发,让合作的纽带更加紧密。

大会重磅发布的2026年暨“十五五”首批科技创新重大需求为陕西科技创新勾勒出蓝图,让秦创原的未来航向更加明确。300个重点科技攻关指南方向中,“低轨星座导航增强系统技术”“大模型与智能体开放平台关键技术”等86个方向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勇闯科技“无人区”;200个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里,“全场景智能无线充电系统”“可穿戴智能呼吸监测与训练系统”等覆盖民生领域,让创新成果惠及更多群众;20个重点科技创新改革任务将进一步深化“横向科研项目转为纵向项目”“实验室+省属企业协同创新”等探索,持续破解体制机制障碍。

大会期间,企业家与科研人员的心声感悟既生动印证了秦创原在破解“成果转化难”“资源分散”等痛点上的扎实成效,又传递出对平台持续深化创新、打通发展堵点的殷切期盼。

“3年时间,我们从初创企业成长为筹备上市的准龙头企业。秦创原的精准政策就像阳光雨露滋养着企业成长。”陕西亿杰金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高志感慨,“政策环境越来越好。现在更需要‘小切口’的精准对接,助力企业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成长为行业‘隐形冠军’。”

“过去科研人员担心转化失败担责任,现在有了‘三项改革’以及‘先使用后付费’‘先投后股’等配套政策,我们敢把技术拿出来转化了。”陕西科技大学教授牛育华表示,“希望能够构建更顺畅的转化通道,让更多‘实验室样品’加速变成‘生产线产品’。”

中国重型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社昌分享了一个显著变化:“我们过去几年的成果多在省外转化,如今通过产业链‘链长制’,与陕西本土企业的合作越来越紧密。未来,我们要回归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努力创造让竞争对手‘学不会、抄不了’的核心技术。”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王建华在开幕式致辞中高度肯定陕西科创成果,同时点出了当前产学研深度融合面临的关键课题。“现在很多地方的产学研合作还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如何进一步整合有效资源,让创新成果真正用在刀刃上,是我们需要共同探讨解决的问题。”他表示,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将进一步加强与陕西政产学研界的合作,持续助力秦创原政产学研金介云协同机制实施,让资本、人才、数据在创新链上高效流动,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让秦创原和“三项改革”的成功经验辐射全国,铸就更多特色鲜明、可复制推广的陕西方案。

一场盛会落幕,一程新途开启。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秦创原发展论坛、硬科技创新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陕西创新实践的一次集中检阅,还是新征程上的一次再动员、再出发。未来,这片创新沃土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续写新篇,让创新之花遍开三秦大地。(记者 张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