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新发展 聚才兴产创未来
来源: 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 2025-10-23 08:13
10月14日,一场以“聚智秦创原·以科技人才生态圈激活创新驱动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的智汇对话沙龙在咸阳举办,拉开了第四届陕西省科协年会、第四届咸阳市“人才兴咸”大会的大幕。
沙龙邀请西北大学高层次人才项目办公室副主任樊涛、西安人才集团副总经理蔡延东、陕西省创业投资协会副理事长刘小燕作主题报告,并与西藏民族大学、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专家进行了对话交流。
“本次沙龙汇聚各界智慧,为咸阳依托秦创原平台精准引才、系统育才、科学用才提供了思路借鉴,也是年会聚焦人才主题的生动体现。”省科协学会部负责人说。
第四届陕西省科协年会、第四届咸阳市“人才兴咸”大会由陕西省科协和咸阳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围绕“科技赋能新发展,聚才兴产创未来”主题,年会在咸阳举办主场活动1项、专项活动8项、展演赛事活动4项、咸阳学术周活动6项、当地配套活动5项。
“省科协年会是科协组织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全省大局的重要载体。今年的大会,我们聚焦打好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硬仗、服务举办地咸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标,组织开展相关活动。”省科协学会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针对咸阳新型电子显示及半导体、新型电力和输变电、空海天装备、新材料、食品等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省科协组织中国科学院院士郝跃、孙军,中国工程院院士邱爱慈、陈坚和西北工业大学教授何国强5个团队的近70名院士和专家,历时4个月,深入咸阳市60余家工业园区和企业走访调研,切实摸清企业发展现状,形成“一对一”调研成果与决策咨询建议。
以陈坚院士牵头的咸阳市食品产业发展研究为例,院士团队走访了10余家当地龙头企业及相关县区,提出了突破食品生物合成关键技术、打造智能产业园区、开发药食同源产品等针对性解决方案。特别是陈坚院士提出在咸阳落地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咸阳市未来食品产业研究中心,有望成为当地食品产业跃升的推进器。
“陈坚院士是我国发酵工程与食品生物技术领域的权威专家。借助年会平台,把院士团队的创新资源引进咸阳,将为咸阳食品产业实现‘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落地’的全链条发展提供强大人才保障。”咸阳市科协副主席张迪说。
通过年会这一平台,主办方邀请了12名两院院士走进咸阳,与当地企业、科研院所等对接合作,力争在关键技术攻关、人才培养、产业升级等方面实现突破。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庄德、张彦仲、杨树兴等参加年会主场活动;中国科学院院士管晓宏参加2025陕西青年科学家大会并作主旨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参加“科学与中国”院士进校园活动并作科普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卫红参加2025年陕西省青年双链融合论坛并作专题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群、张喜刚参加2025年陕西交通创新创优大会并分享前沿科研成果……
“聚焦人才、关注人才这一理念贯穿整个年会。除了两院院士这样的行业大家,我们还通过类型丰富的活动吸引了一大批科技工作者、投资人、工程师齐聚咸阳,助力区域发展。”省科协学会部负责人说。
年会主场活动上,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分别与淳化、彬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地方发展引入高端智力支撑;
2025年陕西省青年双链融合论坛上,来自启迪控股、水木创投等机构的投资人参加了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活动,进行了投资对接;
在陕西省第一届卓越工程师大赛(复赛)中,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支工程师队伍参加了“科创薪火赛”与“揭榜挑战赛”两大赛道的角逐,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八大前沿领域;
……
“人才是第一资源。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省科协始终把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核心使命。我们将按照全省深化‘三个年’活动部署安排,聚焦聚力打好‘八场硬仗’,让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力量成为推动三秦大地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省科协主要负责人说。(记者:霍强 孙亚婷)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