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 要闻

迎峰度夏,陕西电力有保障

来源: 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 2025-07-14 08:24

7月的三秦大地,热浪袭人,用电负荷持续攀升,迎峰度夏步入关键期。

发电企业从负荷调度、设备维护、燃料保障多维度发力,筑牢电力供应防线;

供电公司按下工程建设“快进键”,一座座变电站有力提升区域输电能力;

电力人员奔赴街头巷尾,为电网运行“问诊把脉”,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陕西能源、电力部门铆足干劲保供电,全力守牢电网安全底线,为经济运行提供支撑,为千家万户送去清凉。

开足马力,输送稳定电能

7月3日,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灞桥热电厂厂房内机声隆隆,发电机组正开足马力运行,源源不断地向电网输送电能。

集控室内,两名工作人员神情专注,时刻监控发电机组运行状态,并根据指令调整重要参数。“每个数据都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用电,必须精准判断。”值长杨云说,“我们在用电高峰时全力争取满发满供,低谷时精准调节厂用电率,保障机组经济运行。”

厂区内,维护人员已进入“备战状态”,每日定时对设备进行巡检。“高温持续,负荷跟着升高,各类设备随时可能‘高烧’。如果不密切关注,未能及时消缺,很容易发生危险。”变电班班长刘伟说。

煤场作为发电“粮仓”,非常关键。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灞桥热电厂提前与供应商签订保供协议,确保库存充实。“不仅要供应到位,还要让每块煤安全高效地转化为电能。”燃料接卸负责人马震说,封闭煤场采用“定期翻堆+智能测温”管理,一旦温度超标,将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入夏以来,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火电基层单位积极开展培训,多次组织工况仿真演练,大大提升了企业应急处置能力。

“报告总指挥,双机组出现故障!”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富平热电公司在“无脚本”实战应急演练中,仅用3分钟便恢复了关键保安电源,相较于规程要求提速40%。

从电量调配到设备维护,从燃料保供到应急演练,作为陕西最大的发电企业,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严把每道关口,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截至7月2日,今年累计发电量超313亿千瓦时,为全省建设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建强工程,夯实“硬件”支撑

迎峰度夏,离不开电网“硬件”的强力支撑。

西安市南二环与文艺路十字西北角,藏着一座“向下生长”的变电站。这是5月投运的西安330千伏城南变电站,为国内首座地下330千伏变电站。

7月2日,记者走进这座变电站,并没有看到钢筋水泥“大块头”,除了两栋高低错落“L”形分布的青灰色小楼外,还有黄泥土墙、青石条与地表植被共同装扮而成的唐长安城坊墙遗址。若不深入地下,很难发现这座与城市景观融为一体的建筑是变电站。

国网陕西电力西安供电公司建设部副主任王煜介绍,由于建设场地狭小,东侧紧邻110千伏雁塔变电站,西侧为高层建筑,南侧为二环南路,北侧还有多层住宅区……在地上空间的限制下,330千伏城南变电站只能“向下”借空间。

变电站内,除主变压器和配套散热器置于地上,主体及其余设备均置于地下三层。“别看这里面积小,却安装了2台50万千伏安超大容量主变压器,是国内容量最大的330千伏自耦电力变压器。”王煜表示,这种设计不仅提高区域供电能力,还节省设备投资、节约占地面积。与常规330千伏户外变电站相比,节省用地约60%。

“目前,西安330千伏城南变电站承担着西安南部和市中心重要电力供应任务,大幅提高西安330千伏供电区间的负荷转供能力。”王煜说。

上半年,陕西全力推进迎峰度夏保供电新(改、扩)建项目建设,确保750千伏白鹿原变电站330千伏送出、750千伏夏曲双回等重点工程按期投运,最大限度提升电网支撑能力,夯实迎峰度夏保供基础。

带电检修,守护万家灯火

6月16日,在宝鸡市陈仓区五联村农田深处,一场特殊的电力检修正在紧张进行——国网陕西电力宝鸡供电公司首次采用“绝缘脚手架+蜈蚣梯”组合工法,在10千伏南农线带电状态下完成柱上开关更换作业。

“受地形影响,带电作业车无法驶入现场。若采用传统检修方式,将直接影响村民正常生活和农业生产。”该公司配网不停电作业分公司副经理吴建峰说。

面对这一难题,电力检修人员集思广益,结合多年实战经验,创新性提出了“绝缘脚手架+蜈蚣梯”作业方案。

不到1小时,绝缘脚手架和蜈蚣梯就拔地而起。12根特制绝缘绳索和12个地锚从4个对角方向将绝缘脚手架和蜈蚣梯牢牢固定,确保在高空作业时不会发生任何偏移。

随后,带电作业人员分成两组,分别登上绝缘脚手架和蜈蚣梯,对开关两侧线路进行绝缘遮蔽,之后精准拆除开关桩头引线。待两侧作业完成,登杆人员迅速上杆,更换好开关。

“这项创新工法打通了带电作业的‘最后一公里’。与传统方式相比,灵活度更高、结构更稳定、可操作类型更多,也能让作业人员‘轻装上阵’。”该公司现场工作负责人许鹏说。

6月1日至30日,国网宝鸡供电公司开展530次不停电作业,让用户全程“零感知”。

放眼三秦大地,各地电力部门正全力开展综合检修,持续完善电网建设,用专业与创新守护万家灯火,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电力基石。(记者:肖倩 许奥博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