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过来做透析,中午就能回家吃上热乎饭。”11月18日,太白县咀头镇方才关村村民王霞(化名)在太白县医院血液透析室完成血液透析后说。
王霞患尿毒症6年,以往每周3次到宝鸡市区的医院做透析,每次往返要100多公里。“现在,我在县上就能做透析,一年下来,光车费就省4000多元。”王霞的感慨,道出了山区群众就医体验的显著变化。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宝鸡市为民办实事的生动实践。
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为解决透析患者出行不便、治疗难问题,在宝鸡市卫生健康委的推动下,11月3日,太白县医院血液透析室启用,填补了太白县血液透析服务的空白,实现了宝鸡市所有县区均能提供血液透析服务的目标。
优化“12356”心理援助热线服务,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四进”行动;将“一次挂号管三天”便民举措覆盖到全市所有二级医院;组织三级医院肾病学科专家下沉帮带,实现全市所有县区均能提供血液透析服务;无偿献血者跨省异地用血费用网上一站式结算,直接减免;为失能老年人提供上门诊疗、护理到家等健康服务……今年初,宝鸡市确定了十件卫健民生实事,通过增加服务供给、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今年以来,我们在全市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服务人文关怀行动,出台了改善就医体验提升群众满意度的36条措施,提升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宝鸡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李宏发说。
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群众看病“距离”逐渐缩短,尤其对于特殊困难群体来说,这个“距离”不仅缩短到了家门口,还延伸到了家中的病床边。
“真没想到,医生能上门为我补牙。”前不久,89岁的侯志杰紧握着宝鸡市口腔医院主治医师陈勇的手连连道谢。当天,这支医疗团队第三次来到老人家中,为其解决牙齿缺失的困扰。
侯志杰家住金台区东风路街道,因上了年龄,上排牙齿全部缺失,严重影响进食。由于老人行动不便,子女不在身边,自行就医困难。宝鸡市口腔医院陈仓园分院得知情况后,组建移动式诊疗服务队,将配牙服务送到老人家中。
“我们努力推进医疗服务均衡,22家医院提供在线问诊、智能导航、线上缴费、报告查询等服务,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取消门诊预交金,全市56家医疗机构、232项检查检验项目纳入全省检验结果互认范围。”李宏发说。
今年以来,针对上班、上学等群体“白天没时间看病”的难题,宝鸡市中医医院、市人民医院、宝鸡第三医院开设夜间门诊,保障了常态化医疗服务供给,得到市民的赞誉。
“我们持续深化综合医改,整合优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疗集团,依托‘互联网+医疗’、三级帮扶四级联动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的愿景早日实现。”宝鸡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宁海波说。
在宝鸡市陈仓医院的全区24小时远程心电网络诊疗中心和远程影像诊疗中心,医技人员在电脑旁值守,不时收到基层卫生院上传的电子诊疗记录。截至目前,宝鸡全市乡镇卫生院心电、影像一张网覆盖率分别达到92%和53%,建成4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覆盖市区58家医疗机构,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进一步提高。
“接下来,我们将坚持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持续推动医疗服务制度优化、流程再造和服务提升,切实解决群众在看病就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用心办好卫健民生实事,全方位全周期护佑人民群众健康。”李宏发说。(记者:李静茹 通讯员:李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