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联动 > 地市

【汉中】“汉中藤编”登上国际舞台

来源: 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 2025-11-13 07:51

邓飞飞离目标又近了一步。

10月13日至14日,2025年全球妇女峰会在北京举行。同步开展的“华韵承芳·非遗共赏——2025全球妇女峰会女性主题特展”上,邓飞飞制作的汉中藤编“织梦者”,凭借独特的艺术表达与深刻的文化内涵,吸引不少关注,成为代表陕西非遗亮相峰会的文化名片之一。

汉中藤编这一传统手工技艺在民间流传已逾千年,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邓飞飞是汉中藤编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她与藤编相伴20余年,不懈的钻研让她的手艺愈加精湛、创作思路更加开阔。

“接到给2025年全球妇女峰会制作一件献礼作品的任务后,我用了20多天构思、制作,最终能否入选我当时心里也没底。后来朋友在展览上看到我的作品,打电话告诉我这个好消息。现在回想这些我依然很激动。”邓飞飞说。

“织梦者”的整体造型是一位母亲抱着孩子,孩子手中拿着一颗象征着希望的圆球。作品高1米,用钢筋做骨架,用藤条编织而成,厚重的底座象征着妇女的力量,弯曲的线条呈现出女性的柔美,不仅展现了汉中地域文化特色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也体现出妇女传承创新、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谈及设计灵感,邓飞飞说源自她和孩子之间的日常相处。

“抱孩子这个动作很好地展现了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亲情。我以此为灵感设计了初稿,后期和西安美术学院的老师交流合作,最终完成了这件作品。”邓飞飞说。

“织梦者”既是这件作品的名称,也是许多和邓飞飞一样的汉中藤编手艺人共同的名字。千百年来,他们用双手编织藤条,实现致富梦。如今,这群织梦者守正创新,编织着汉中藤编的“国际梦”。

9月29日,陕西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一批汉中藤编产品经海关部门核验后,即将运往美国。

“以前产品出口都是销售给第三方外贸企业,我们企业仅负责生产环节,订单稳定性完全依赖合作方的渠道和资源。看到海外订单增加,我们也想过自己报关出口,却摸不着门道。如今,在税务部门的辅导下,我们终于实现了自营出口‘零’的突破。”该公司总经理唐芳说。

“我们专门组成了工作队,围绕产品外销一系列关键办理节点开展全流程辅导,帮企业扫清政策盲区,全程支持企业完成藤编产品出口前各环节准备工作。”汉中市税务局所得税科科长王彬介绍,汉中市税务部门将持续关注当地企业外向型涉税诉求,提升跨境税收服务品质,助力企业发展。

2024年,“汉中藤编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入选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案例,也是陕西唯一入选案例。“此次入选对汉中藤编走上国际舞台、提升全球知名度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将为藤编特色产业发展拓展空间,带动当地更多群众增收致富。”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馆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胡婧说。

如今,汉中藤编的“国际答卷”上,内容越来越丰富、成绩越来越亮眼……

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是汉中藤编的原产地和核心产区,被誉为陕西“藤编之乡”。近年来,黄官镇依托汉中藤编等特色产业,打造了国家级非遗汉中藤编研创中心,建成7家社区工厂、5个帮扶基地、6处非遗传承基地,发展“五编”产业,探索出了“传承人的龙头企业+手艺人的合作社+勤快人的家庭工坊+电商人的线上小铺+创新人的研创基地”联农带农模式,将6500余名群众镶嵌在藤编产业链上,738名搬迁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2万余元,3家藤编龙头企业年产值超1.68亿元,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

11月11日,在汉中市鑫豪藤编有限公司的国家级非遗汉中藤编博物馆,各种造型独特的藤编制品让人目不暇接。走到一件造型精美的藤编凤凰前,邓飞飞停下了脚步:“这件展翅欲飞的凤凰作品寄托着我的心愿。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让汉中藤编这项古老的手艺像凤凰一样腾飞,飞向更广阔的世界……”(记者:段承甫 杨露雅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