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用‘宝鸡行’App约网约公交,选好上下车点,车就会来接,太方便了。”10月15日,宝鸡市民吴莉说,她现在出门会优先选择网约公交,省心又快捷。
今年8月,网约公交在宝鸡高新区试运营,共设置181个站点(含54个虚拟站点),打破了传统公交固定线路、按点发车的限制,保障市民出行。
近年来,宝鸡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宝鸡公交”)依托大数据,围绕群众出行保障及“城乡公交一体化”需求,累计新开通、优化线路16条,构建起层次清晰、衔接有序的快、干、支、微、特线网体系,实现主城区、产业园区、交通枢纽无缝衔接。针对常规公交覆盖薄弱或空白区域,宝鸡公交创新推出定制通勤公交、助学公交、社区公交、新快线、延点公交等个性化公交服务,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过去,市民乘坐公交只能在站台‘盲等’;公交公司调度全靠经验,高峰拥堵、平峰空驶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今,科技与交通深度融合,智慧元素融入运营各环节。”宝鸡公交董事长杨儆介绍,“2024年,公司运营里程6608.7万公里,客运量达1.68亿人次。我们用数据驱动决策,进行科学调度,让公交服务与市民生活同频共振。”
清晨,宝鸡市第一中学西关校区的学生走出家门,乘坐助学公交准点抵达学校;深夜,延时公交坚守在宝鸡南站,兑现着“高铁不到站,公交不收车”的温暖承诺……如今在宝鸡,公交车不仅是代步工具,还是民生温度的“刻度表”。
数据显示,2025年,宝鸡公交车总量达1101辆,绿色公交比率100%,年减碳超4万吨;建成充电站17处、充电桩840个,可满足约1000辆新能源公交车充电需求。
“新能源公交车采购成本虽高,但长期运营能耗成本比燃油车低三分之一,还可实现零尾气排放、低噪声运行,环保与经济优势都很突出。”宝鸡公交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宝鸡公交新采购200辆纯电动公交车,提升公交车的性能及舒适性。
“以前开燃油车,起步慢、动力弱,早晚高峰常晚点。换成新能源车后,动力足、加速快,还能精准控速,运行时间大大缩短,准点率稳定在90%以上。”15路公交车驾驶员孙烨说。
近年来,为持续提升服务品质,宝鸡公交从机制、培训、反馈等多方面发力,成立“王晓燕优质服务工作小组”,开展“口语服务”专项培训,规范文明用语;组建乘客委员会,定期召开座谈会收集意见……2024年,宝鸡公交采纳市民建议12条,优化线路3条;构建“投诉—整改—反馈”闭环机制,今年上半年批评类工单同比减少46.9%,有责投诉同比减少64.66%,表扬工单同比增长65.57%,乘客满意度稳步提升。(记者: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