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咸阳】培育优势品种 打造“秦药之都”

首页>新闻>联动>地市

【咸阳】培育优势品种 打造“秦药之都”

时间: 2025-10-17 06:53 来源: 陕西日报

咸阳市中医药资源丰富,医药制造优势明显,是全国所有地级市中唯一建有中医药大学的城市。

药用植物生产达300余种、医药从业人员超2万人、产值过亿元药企10家、9种知名药品被列入“秦药·优势中成药”目录……一组组数据,勾勒出近年来咸阳中医药产业蓬勃向上的发展曲线。

日前,《咸阳市促进中医药发展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施行,进一步激发了咸阳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活力。近日,记者前往咸阳中医药产业一线,探访咸阳如何打造“秦药之都”。

扩大规模 夯实产业根基

10月10日,在礼泉县昭陵镇刘东村,一座占地460余亩的干蟾皮GAP规范化基地正在加紧建设。这里是陕西东泰制药有限公司打造的干蟾皮生产示范基地。

位于咸阳市秦都区的东泰制药生产车间内,一盒盒“秦药”华蟾素胶囊正通过现代化的生产线完成封装。该车间拥有11条生产线,生产70多种中药产品,年使用中药材3万吨。

“作为咸阳市现代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去年公司年产值达18.7亿元,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0多个省(区、市),带动陕西省上下游百余家企业协同发展。近3年,我们累计投入超2亿元用于新药研发。”公司相关负责人孙颖介绍。

东泰制药规模化、高产值的良好发展态势,是咸阳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省药监局咸阳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咸阳市共有药品生产企业38家,其中中药生产企业占比近九成;药企拥有药品批准文号1030个,其中中成药批准文号607个,占比58.9%;步长脑心通胶囊、冠心舒通胶囊等9个品种入选“秦药·优势中成药”目录,13个名优品种产值过亿元,形成了一批具有良好口碑和特色的产品品牌。

药品流通体系同样完善,咸阳现有药品批发连锁企业34家,零售门店1801家,其中7家企业销售额过亿元,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以步长、东泰、康惠为龙头,依托海天、摩美得、白鹿等品牌企业,咸阳正加快推进部分药品大品种基地建设,培育更多产值过亿元的优势品种,做深做精‘咸阳医药’品牌。”省药监局咸阳分局相关负责人说。

科技赋能 激活创新动能

科技赋能,为咸阳中医药生产研发带来深刻变革。9月29日,记者走进陕西康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控室,大屏幕上数据实时跳动,传统中药熬制已被现代化生产线替代。

“过去一条生产线需要十几人操作,如今中控室仅需两人,我们实现了从人工到自动化的跨越。”企业研发部负责人张世军说。

在精密仪器室,技术人员正操作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药剂成分。张世军介绍,公司目前正开展中药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以金茵利胆胶囊等药品为对象,运用膜分离等新技术提升制药工艺。这一项目是与陕西中医药大学合作的成果,属于秦创原中医药产业创新聚集区“四链融合”重点项目。

张世军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的研发中心已被认定为陕西省中药创新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依托该平台建立的陕西省中药创新共性技术研发联合体,在全省有68家单位参与合作,涵盖高校、医疗机构、种植基地、医疗器械等全产业链环节。

去年,陕西启动建设首批6个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咸阳市申报的“秦创原中医药产业创新聚集区”名列其中,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科技创新正成为咸阳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咸阳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将围绕创新聚集区建设,形成四链融合发展和全国中药创新研发与智能制造新高地,构建千亿级中医药产业集群,打造“秦药之都”,争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实现中医药产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好中医、聚咸阳”的聚集区建设品牌。

延伸产业链 拓展产业生态

为促进中药材种植养殖发展,培育咸阳特色“秦药”品牌,《规定》中明确提出,鼓励以中药材为原材料的药膳、食品等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市场推广,延伸中医药产业链。

目前,不少咸阳中医药企业正积极开拓大健康等新领域。

“这是我们围绕沙棘开发的大健康系列产品。”10月8日,在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总经理王昭强介绍,公司已推出沙棘面膜、牙膏、功能饮品等产品,既丰富了产品线,也深化了沙棘在药品和食品领域的价值开发。

海天制药是一家以中成药为主,集药品、食品、保健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健康产业集团。“我们与陕西省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以沙棘为主料,搭配黄芪等开发的两款功能性健康饮品即将上市。”王昭强说,大健康产品周期短、市场大,尤其契合未来老龄化社会的需求。

“未来,我们将围绕培育新品种、提升‘咸药’品牌知名度,不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深度挖掘名老中医经验方,不断优化改良创新,研发更多名方产品,助推‘处方变制剂、制剂变成药、成药变名品’;推动生物医药发展,大力引进生物疫苗、基因技术等生物医药企业和上下游服务配套企业,推动医药产业实现提档升级。”省药监局咸阳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琚鹏飞 张乐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