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西安】秋风送清爽 运动正当时

首页>新闻>联动>地市

西安】秋风送清爽 运动正当时

时间: 2025-09-05 06:56 来源: 陕西日报

秋意渐浓,西安市迎来一年中适宜运动的季节。从晨曦微露到华灯初上,在城市公园广场、河畔绿道以及各类运动场馆,随处可见锻炼的市民,全民健身热潮正涌动在千年古都。

银发老人迎着晨曦舒展筋骨,中青年骑着单车穿梭于灞河岸边的骑行绿道,青少年在篮球场上快乐地跳跃、奔跑——各类运动场景勾勒出一幅生动的都市健康画卷。近日,记者走访西安多处全民健身场所,深入感受这座城市的“健康脉搏”。

银发族秋日锻炼促健康

8月29日6时30分许,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游客服务中心门前的小广场上已响起悠扬的太极拳伴奏音乐。百余位身着练功服的太极拳爱好者整齐列队,动作行云流水。队伍前方,七旬老人谢星林在领打太极拳。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场地开阔,早晨的空气又好。我们这群老朋友每天都会准时来练拳。”收势后,谢星林的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说,“入秋后天气凉爽,认认真真地把一套拳打下来,全身舒坦,连呼吸都感觉顺畅了许多。”

在陕西省体育场,数十支太极拳、健身气功、广场舞晨练队伍分散在各处进行锻炼,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注意膝盖弯曲,保持呼吸平稳。”65岁的退休教师李爱霞一边指导新学员调整动作,一边说,“自从开始习练健身气功,我的肩周炎、失眠都好多了。秋天坚持锻炼,冬天就不容易感冒。秋天不冷不热,正是锻炼的好时节。”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正在休息的陈建华老人说:“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身体的毛病也越来越多,我更加懂得了健康的珍贵。我的孩子都在外地工作。我和老伴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好,就是给孩子减负。每天出来动一动,心情好,吃饭香,睡觉也踏实。”

据了解,入秋后,来省体育场晨练的人数比夏季时增加了约三成。晨练者以中老年人居多。

骑行者穿梭于水岸绿道

8月31日8时许,在灞河东岸的骑行道上,34岁的设计师林孝调整着他的自行车头盔,准备开始每周末的固定骑行计划。

“从浐灞后海观景平台出发,沿着灞河东岸的骑行绿道一路向北,一直骑到渭河岸边,再返回,全程约25公里。”林孝说,“秋天的灞河沿岸最美,天高云淡、河水清澈,在岸边骑行仿佛在画中穿行。”

灞河东岸的骑行道上,来来往往的骑行爱好者络绎不绝,有装备专业的公路自行车骑手飞驰而过,也有骑着共享单车的市民悠闲赏景。

26岁的幼儿园老师赵雯与3名同事相约骑行,一行人正停在观景平台拍照留念。“夏天太热,冬天太冷,秋天最适合骑行。”赵雯指着河对岸的现代建筑群说,“沿着灞河骑行,一边是自然湿地,一边是现代建筑,这种对比特别有味道。”

西安“三河一山”绿道是沿着浐灞河、渭河、沣河以及秦岭打造的绿色慢行系统。每逢周末,这里都会迎来自行车骑行高峰。“这条绿道的大部分路段无障碍、无机动车。高质量建设的骑行道路面平整,安全系数高。”骑行爱好者张伟说,“我通常从西安世园会出发,沿着灞河骑到渭河,再到沣河,沿途会经过好几个生态公园。这既是锻炼,也是享受自然。”

在位于西咸新区的昆明池七夕公园,环湖骑行道同样人气很高。夕阳西下,湖面泛着金光,骑行者的身影在环湖骑行道上穿梭往来。程序员王哲刚完成环湖一周的骑行,停车欣赏落日。王哲说:“昆明池环道约11公里,坡度平缓,特别适合初级骑行者。我买了辆入门级公路自行车,每周来骑行两三次。来这里吹吹风,看看水,疲惫感一扫而空。”

篮球少年彰显青春活力

夜幕降临,陕西省体育场的篮球场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段。奔跑、跳跃的身影在灯光下交织成一幅充满活力的画面。在场边等候区,几个青少年在进行热身运动,眼睛紧盯着场上,随时准备上场接替。

“我们每个周末都来,至少要打2个小时才过瘾。这里的场地条件好,打球的人也多,随时都能组队比赛。”16岁的高中生杨明轩说,“在这里打球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交朋友。我已经认识了十几个球友。”

陕西省体育场的篮球场因专业的设施和良好的篮球氛围,已成为西安篮球爱好者的聚集地。每到傍晚,这里的场地总是满的,精彩的进球时常引来围观群众的阵阵喝彩。

“学习压力大,篮球场是最好的释放场所。”杨明轩说,“我不打游戏、不玩手机,就喜欢来这里运动。打完球以后,学习的疲劳都消散了,看书的效率特别高。”

在场边,几位家长在观看孩子打球。其中一个孩子的父亲刘楠告诉记者:“青少年不仅要好好学习,还要把身体锻炼好。这里的球场离家近,设施安全。我鼓励儿子来打球,既强身健体,又能培养团队精神。”

夜晚,球场灯光显得格外明亮。年轻人的身影在光线下跳跃闪动。球鞋与地面的摩擦声、篮球撞击地面的“砰砰”声、进球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记者:张江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