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煤炭,成为长久以来“烙”在这座城市身上的标签。
煤炭之外,榆林还有另一面。这里有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红碱淖,有形成于9600万年前的波浪形丹霞地貌,有镇守长城的军事要塞波罗古堡,有陕北秧歌、横山老腰鼓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土文化、边塞文化、民俗文化等,构成了更为立体的榆林。
2016年起,榆林开始举办“清爽榆林”系列活动。在暑期旅游旺季,榆林通过举办各类文旅消费活动,邀请全国游客走进塞上驼城,感受这座城市的多元魅力。
这份“作业”榆林人答了10年,效果如何?近日,记者走进2025“清爽榆林”文旅消费季活动现场,一探究竟。
一场文旅产业的变革
8月23日,在靖边县波浪谷景区检票口前,一场别开生面的“靖边跑驴”火热上演。伴随着陕北曲调,一名舞蹈演员“骑着驴”蹦跳,另一名舞蹈演员绕着圈“赶驴”,风趣诙谐的动作引来不少游客驻足拍照。
依托“清爽榆林”活动主题,靖边县在重点景区、县城广场等地定期举办文艺展演活动,让非遗传承与文旅发展跨界交融。其中,“文化展演+景区游览”套票,不仅方便游客一站式领略靖边的自然风光,还激活了文旅产业的发展动能。
“波浪谷丹霞地貌形成周期长,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就像是时光凝固的黄河。”波浪谷景区工作人员汪莉莉介绍,“我们在景区引入非遗表演、文创产品、特色美食等,还安排了无人机、烟花表演,就是为了给游客提供更丰富的体验。”
截至8月23日,波浪谷景区今年已接待游客26.67万人,其中7月和8月共接待游客超9万人。
游客走进位于榆林市横山区的波罗古堡景区,沿着步道一路向北,即可登高眺望长城。这里曾是黄沙滚滚的军事要塞,如今满眼翠绿,成为旅游热门打卡点。
“波罗古堡融合长城文化、黄河文化、边塞文化等,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旅游目的地,适合市场化运营。”榆林市横山区无定河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薛伟东说,“我们全面升级了景区,进行了街道修缮、民宿改造等。景区于去年1月重新运营,为承接‘清爽榆林’系列活动提供了条件。”
通过举办暑期旅游音乐季等活动,波罗古堡游客接待量持续上升。“去年运营至今,景区共接待游客140.75万人次,日接待量最高达7万人次。”薛伟东介绍。
一次城市形象的更新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8月16日晚,榆林市体育中心,在晚风的吹拂下,歌手罗大佑的一首《童年》引来全场大合唱。当日,2025“清爽榆林”明星演唱会吸引了2.8万名乐迷观看,孟庭苇、张信哲等知名歌手轮番上阵,倾情献唱。
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近年来,榆林注重以举办演唱会、音乐节带动本地文旅产业发展。
7月19日,2025“清爽榆林”首届长城摇滚音乐季在神木市尔林兔大草原拉开帷幕,许巍、五条人、房东的猫等歌手、乐队的精彩演唱,为乐迷带来一场星空下的音乐盛宴。为期2天的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2万名音乐爱好者,让榆林的知名度不断提升。
大型活动的举办“倒逼”城市服务升级。演唱会前,为承接客流而增密的动车班次和优化的公交线路,既为游客提供了便捷,也惠及了当地市民。长城摇滚音乐季受年轻人欢迎,当地为毕业生提供了14个景区免费游览福利,为城市形象“加分”。乐迷行李箱里的横山羊肉、朋友圈的镇北台星空图,持续发酵“榆林印象”。
“我们希望让更多人了解,榆林有丰富的能源资源,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宜居的城市环境,改变大家对传统资源型城市的刻板印象。”榆林旅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一剂提振消费的良药
8月16日,在榆林古城老街,非遗展示馆内,陕北剪纸、柳编、石雕等工艺展示吸引游客驻足;美食城内,清涧煎饼、绥德凉粉、横山炖羊肉等传统美食琳琅满目、香气四溢。
今年5月,榆林古城老街实行步行化管理,并开通了免费摆渡专线,游客量进一步增多。暑期,“非遗+美食”成为老街“引流”的“撒手锏”。
“我们举办了榆林古城美食生活季,汇聚全市62家餐饮企业的200多种美食,以及内蒙古、山西等地的特色小吃,让大家在这里能一站式体验‘舌尖上的西北’。”榆林古城老街工作人员常佳介绍,活动现场搭建了主舞台,每天会有民歌演唱、川剧变脸等演出,现场还会邀请观众参与游戏,赢取奖品。
“‘清爽榆林’系列活动的举办,让榆林古城游客接待量持续上升,我们的美食生活季单日营业额最高达6万元。”常佳说。
2025“清爽榆林”文旅消费季活动期间,榆林发放第三季度文旅电子消费券,为本地居民、来榆林的游客提供福利,在景区门票、观影、旅行住宿等环节提供优惠与补贴,进一步激活暑期消费市场。
据统计,今年1月至7月,榆林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28.72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餐饮收入6.94亿元,同比增长36.1%。(记者: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