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联动 > 地市

【宝鸡】新风礼堂树新风

来源: 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 2025-08-12 06:55

前不久,陇县张家山村的一场婚礼让人耳目一新。新郎高宝强在村里的新风礼堂迎娶新娘王丽,没有鞭炮喧天、没有豪华车队,却用创意和温情赢得了亲友的连连称赞。

当天,高宝强骑着装饰有鲜花的电动三轮车,载着新娘缓缓驶入礼堂,引得沿途村民纷纷拿起手机记录这别开生面的迎亲场面。礼堂内,村委会提供的餐桌上摆放着可循环使用的碗筷,一次性塑料餐具不见踪影。婚宴菜品以当地的时令蔬菜和农家自产食材为主,既减少了浪费,又保留了乡土风味。

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利用婚礼间隙,向来宾宣传移风易俗、反对浪费等文明理念。婚礼增设的“环保承诺”环节,新人向亲友赠送环保袋和小盆栽代替传统喜糖,倡导环保生活方式。

7月29日,张家山村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底以来,村里的新风礼堂已承接20余场红白事,与过去相比,每场平均节省开支1万余元。

“想想以前办席,咱东家借桌子、西家借凳子,忙得脚不沾地。现在,礼堂里啥都有,省心又省力……”在位于秦岭深处的凤县红花铺镇草凉驿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草凉驿村于2022年建成面积400平方米的新风礼堂,并配备桌椅板凳、灯光音响设备和新式厨房灶具,为村民操办红白事提供了便利。

在凤县,有的村还将废旧小学、村集体的闲置房屋等改造成新风礼堂,让这些“沉睡”的资源重新发挥价值。

截至目前,宝鸡市利用闲置资源打造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先后建成各类新风礼堂97个,有效遏制了大操大办、人情攀比、高额彩礼、餐饮浪费等陈规陋习,将文明实践的阳光照进村民生活。

宝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负责人介绍,除了为群众提供办事场地,宝鸡各区县还制定了适应各地的制度,有效遏制铺张浪费,提倡文明新风:陇县整合辖区各类新风礼堂资源,组建新风礼堂联盟,制定《新风礼堂联盟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服务评价、奖惩机制、退出机制等内容;草凉驿村制定《红白喜事文明公约》,规定婚宴相关标准;麟游县洪泉村发布《红白理事馆使用承诺书》,细化移风易俗标准,明确爱护设施、文明用餐等要求。

“过去,办一场丧事至少得摆3天席,开销超过5万元。”刚办完一场白事的陈仓区慕仪镇齐西二村村民张广才坦言,“现在,只需支付基本餐饮费用,总花费大量减少。”

各区县的文明实践主题活动也在新风礼堂举办。

宝鸡市秉持“听民声、集民智、解民忧”理念,推动基层围绕移风易俗、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不同主题,在新风礼堂开展协商议事活动,以身边人、身边事引导群众建言献策,收集广泛的基层意见建议助力乡村治理。村民平时还在新风礼堂组织、参与文化活动,丰富生活。

宝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负责人介绍,新风礼堂密切了干群关系,培养了很多热心群众。宝鸡市将农村“五老”人员、家风传承志愿者等,充实到1300余支“移风易俗”文明实践宣讲小分队中,指导群众编排节目40余个,通过“理论宣讲+文艺宣传+文明实践”的形式常态化在各新风礼堂开展宣讲,让文明的“种子”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