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在西安市阎良区凤凰路街道凤凰街社区爱心驿站,环卫工人刘新印喝着绿豆汤;该社区二楼活动中心,78岁的郑广岐在健身器材上活动筋骨……这些温馨的场景,是西安推进完整社区建设的缩影。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在全国完整社区建设工作现场会上表示,要结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因地制宜实施完整社区建设。那么,什么是完整社区?完整社区能给居民带来哪些实惠?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 聚焦“一老一小” 服务辖区全龄段居民
西安市雁塔区小寨路街道崇业社区是西安市完整社区试点社区,共有16个小区、9000余名居民。7月17日上午,记者一走进崇业社区托育中心,便看到6个月大的安安(化名)躺在保育员怀中,小手紧握彩色摇铃,好奇地打量着周围。这个约290平方米的空间被划分为哺乳区、活动区和睡眠区等区域。在老师的陪伴下,10余名幼儿有的在读绘本,有的在搭积木,有的在玩滑滑梯。
“双职工家庭最头疼的就是孩子看护问题。这里的老师既专业又有耐心,孩子吃得也好,中午不用我们接送。”崇业社区居民李女士的话,道出了许多年轻父母的心声。崇业社区托育中心工作人员杜霞中说,该中心主要针对0岁至3岁婴幼儿提供全日托育服务,暑期扩大至0岁至6岁儿童。
中午,崇业社区老年餐厅飘来阵阵饭菜香。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该社区还提供送餐上门服务。
“建设完整社区就是要为全龄段的居民提供服务,其中重点关注‘一老一小’。”崇业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侯燕平说,“我们整合社区资源、引入专业机构,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托育、养老等服务,同时为中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
■ 各类设施齐全 家门口“一站式”解决生活所需
什么是完整社区?在凤凰街社区工作人员张琳看来,就是要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生活所需。
凤凰街社区现有居民5537人,沿街商铺林立,超市、菜市场、医院、餐馆、理发店、修鞋摊点、配钥匙店等一应俱全。目前,该社区居民购物、就医、修补等生活需求都能在社区内得到解决。张琳认为,完整社区不仅是硬件齐全,还需要贴心的服务机制。
凤凰街社区有一个“罗姐说事”调解室。罗姐既是社区工作人员,也是社区居民。这个调解室专门协调各类邻里纠纷。居民郑先生表示,困扰他家多年的地下室漏水“老大难”问题在这里得到解决。
对于老旧社区如何建设完整社区,作为陕西省唯一入选全国完整社区的试点社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区,给出了答案。
该社区现有47栋住宅楼,其中部分建筑始建于1956年,多数为20世纪90年代建成的老旧住宅。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因通风采光受阻、楼层分摊费用等问题,一直是个难题。该社区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征集居民意见、申报、公示等流程,最终确定费用学校承担30%、住户承担70%。
7月18日下午,家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区的王女士对记者说:“有了电梯,我们老年人再也不用为上下楼发愁了。”
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赵珊介绍,2017年启动老旧小区改造以来,已完成10栋楼32部电梯加装,新一批7栋楼28部电梯加装工程预计明年5月竣工。
加装电梯只是改造的一部分。赵珊指着手机上的便民小程序说,社区梳理优化了养老、医保等10类25项业务流程,让居民办事更便捷。
■ 提升治理水平 打造居民幸福生活圈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指南》,完整社区是指在居民适宜步行范围内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健全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完备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全覆盖的物业管理和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且居民归属感、认同感较强的居住社区。
数据显示,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开展近两年来,全国共建设改造养老、托育、便利店等各类服务设施2000余个,新增机动车停车位2.47万个。此外,18个省(区、市)还扩大了试点范围,共打造完整社区建设样板3000个。
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7月25日,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民生组组长石英认为,完整社区建设需要统筹硬件设施与软件服务,既要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又要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实施过程中,应当全面排查社区短板,制定科学建设清单,及时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难点、痛点问题;建立居民参与机制,增强社区认同感;重点完善“一老一小”服务设施,补齐“小修小补”等便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