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至25日,延安市遭遇今年以来最强降水过程。据气象部门监测,最大雨量出现在吴起县铁边城镇,达231.1毫米。受上游汛情及长时间强降雨影响,吴起县头道川、乱石头川及县城北洛河水位急剧上涨。截至25日7时,北洛河吴起县城段洪峰流量为2540立方米每秒,超保证流量540立方米每秒。
此次降水造成吴起县部分街道被淹、商铺房屋进水,主城区、铁边城镇、吴仓堡镇等地区部分电力设施受损。当地启动洪水防御Ⅲ级应急响应,吴起县委、县政府发布“涉河工程停工 危险区人员撤离”等多条防汛指挥命令,全面安排部署本轮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加大排查力度,提前转移安置北洛河沿河低洼区、威胁区人员。截至25日18时,全县1.31万名群众已被安全转移至46个临时安置点。
汛情发生后,国网吴起县供电公司迅速启动Ⅲ级应急响应,联络兄弟单位,组织12支应急抢险队伍,共计106人赶赴现场,对受灾区域电力线路、设备开展紧急抢修。
“为解决受灾区域群众用电问题,在抢修过程中,我们严格落实先复电后抢修的原则,采取线路搭接、负荷转供、发电车接入等方式,确保及时恢复居民用电。”国网吴起县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电力抢险工作仍在紧张有序推进中。
针对此次强降水过程,延安市气象局提前3天发布气象信息专报,精准研判暴雨趋势,将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由Ⅲ级提升至Ⅱ级,延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同步启动市级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为有效应对汛情,延安市气象局严格执行“13161”精细化预报服务机制,24小时全天候监测天气变化,逐小时发布雨情信息,第一时间启动“叫应”工作机制,向相关部门负责人通报最新天气动态;加强应急联动,专门派驻技术骨干入驻市应急指挥中心,实行24小时联合值守,切实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据气象部门预测,25日至26日,延安全市有中到大雨,安塞、志丹、子长、吴起等县(市、区)可能出现暴雨,局部地区可能达到大暴雨量级。延安市各相关部门将密切关注雨情变化,严防次生灾害。(记者 王婕妤 周恒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