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西安】架起资源互通“金桥”

首页>新闻>联动>地市

【西安】架起资源互通“金桥”

时间: 2025-07-17 07:51 来源: 陕西日报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关系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村民的利益紧密相连。近年来,西安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探索创新城乡融合要素交易模式,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

7月3日下午,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道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内一派繁忙。

“合作社刚收到4栋门面房的租金。今天,我过来上传凭证资料,中心工作人员为我们在‘三资三化’管理平台上记账。”前来办理业务的席王街道闫家滩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报账员颜谨波说。

“三资三化”是将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通过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实现高效监管的模式,旨在保障集体权益。西安市“三资三化”管理平台由市纪委监委牵头推动、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秦农银行提供科技金融支撑。管理平台主要通过银农直连、企业记账、预警处置和纪委监督等模块,实现对农村集体资产、财务、合同等全流程动态管理,推动解决农村集体“三资”交易不公开、收入不记账、底数不清晰等问题。

“今年,‘三资公开’APP上线后,席王街道54个经济合作社、86个小组的资源资产、经济合同,甚至每分钱花在哪儿,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掌握情况。”灞桥区席王街道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负责人文玲玲说。

打开“三资公开”APP,随着指尖滑动,农村集体土地出租收益、科目余额等明细一目了然。“群众发现问题可向各级监管部门反映,由监管部门分类研判处置。”文玲玲说。

据了解,“三资公开”APP用户范围覆盖市、区(县)、街道(镇)、村四级管理人员及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通过身份认证即可在线查询本村集体财务报表、资产资源现状等台账。

“截至6月末,西安市已有30万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完成‘三资公开’APP注册。”秦农银行乡村振兴金融部负责人张锋说,“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客户实际需求,新增金融服务模块,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城乡要素流动作用,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农村集体资产,不仅要让群众心里有数,还要在阳光下实现保值增值。

“‘三资三化’管理平台为城乡融合要素交易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两者互联互通实现农村集体资产从数据到交易再到监管的闭环管理。”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总经理贠涛说。

7月4日,记者步入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大厅,大屏幕上显示的各类农村资源资产产权交易竞价、成交笔数、金额等映入眼帘。

“日前,我们应用安置房商铺租赁新模式,推动浐灞国际港新筑街道兰家社区14810平方米安置房租赁交易项目顺利成交。”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市场交易部工作人员雷蕾告诉记者。

区别于零散出租和运营商整租的农村集体资产交易传统模式,该项目中,兰家社区将78间商铺打包,通过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平台,引入专业运营商统一委托运营,解决了村集体缺乏商业运营经验的痛点。

“这种方式既激发了市场活力,又保障了集体资产增值。”雷蕾说。

作为全国首家以“城乡融合要素”命名的专业交易平台,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通过市场化手段盘活农村资源。截至7月10日,该市场今年已累计完成579宗交易,总成交额达11.49亿元,有效促进了各类要素在城乡之间平等交换、双向流动。

随着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平台的搭建和逐步完善,金融服务在城乡融合要素交易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日,西安市阎良区某乡村建设投资发展公司在交易时存在资金短缺难题。我们的客户经理了解情况后,结合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与项目规划,为其量身定制了专属金融服务方案,共提供4900余万元资金支持。”张锋介绍,“截至6月末,秦农银行已累计为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项目交易主体提供融资支持金额约3亿元。”

“我们持续推动招商、金融等各方形成合力,共建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大市场’。”贠涛说,“随着城乡融合要素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未来城乡要素还将从资源资产流动扩展到包括人才、技术、数据等全要素的流动,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记者:孙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