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清晨,安康市汉江边,轮椅上的张宇清熟练地沿着新修的坡道来到滨江公园。“以前想来江边看看,得麻烦儿女抬着。现在这坡道又平又宽,自己就能来,舒坦!”张宇清说。
如今,走在安康城区街头,细心的人会发现,脚下的盲道悄然发生着变化。曾经缺失、断裂或被占用的盲道,如今已焕然一新。
“以前我走盲道,最怕‘断头路’和突然出现的台阶,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安康市视障人士李静说。如今,她的担忧被市政部门一项项细致的改造化解。自2021年起,安康市紧扣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目标,以落实《安康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为抓手,大力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截至目前,该市4200米盲道完成更新,434处不符合标准的人行道坡道得到修缮,新建的15条市政道路,从一开始就同步配套建设2万多米无障碍盲道。
透过数字可以看到,这是一条条让视障朋友安心出行的“温暖之路”,也是安康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
无障碍设施的“温度”,同样体现在“城市绿肺”之中。在亲水广场、江滩公园等地,无障碍出入口、改造一新的公共卫生间成为标配。
“带孩子去公园上厕所,再也不用发愁了。”7月1日,推着婴儿车的安康市民王丽指着江滩公园里新改造的无障碍卫生间说,“空间大,有扶手,还有婴儿护理台,方便多了。”据统计,安康城区已有5处公园绿地完成了无障碍出入口改造,15座公共卫生间完成了无障碍升级,新建3座无障碍公共卫生间。无障碍设施提示牌、温馨提示牌等投入使用。
这些细微之处的关怀,让公园成为市民共享的“乐活空间”。
“坡道每降1厘米,台阶每少一级,对我们来说都是生活品质的巨大提升。”7月1日,肢体残疾的安康市民柯尊侠说。安康市无障碍设施的持续升级,不仅解决了残疾人出行难题,还传递着城市对残疾人的尊重与关爱。
“安康市将继续对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要求,聚焦中心城区公园广场、商业大街、主次干道等重点区域,按计划、分批次推进无障碍设施改造提升。”安康市市政园林处党委委员黄祖伟说。(通讯员:钱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