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一批学员来到宝鸡西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学院学习。该学院于2019年登记成立,主要进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相关业务培训,已先后接待全国各地党员群众20万余人次。
近年来,宝鸡市精准把握加强新兴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有形有效覆盖的任务要求,针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在发展壮大中呈现出的新趋势新特点新变化,铸魂赋能,靶向施策,合力攻坚,推动新兴领域党建质量稳步提升。
如今,在宝鸡,越来越多的新经济组织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创新优势、竞争优势。
■ 点燃新经济组织发展新引擎
7月5日,周六上午,陕西长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一间办公室内,公司党支部书记李慧玲和几名员工围坐在一起,商量着改进生产工艺的细节问题。
从2019年开始,长美科技公司把每月的首个周六上午定为“党支部书记接待日”。李慧玲告诉记者,刚开始她以为员工会来反映个人的相关问题。没想到,大部分员工反映的都是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等工作问题。
总部位于宝鸡市的长美科技公司是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党支部是陕西首批五星级非公企业党组织。李慧玲说,公司始终以党建引领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将党建与企业经营、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社会责任深度融合,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9.3亿元,上缴税金5160万元。
李慧玲介绍,我们坚持把党员培养成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骨干,把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骨干培养成党员。截至目前,公司党支部已将9名业务骨干发展为党员,5名党员技术创新成果受到省市级表彰。
2023年10月,长美科技公司接到生产订单,面对新工艺要求、交货周期紧等问题,公司组建党员突击队集智攻关,从优化配方、改进步骤、改善设备工装性能等方面想办法、出主意,有效提升了产能,提前完成生产任务,保质保量交付产品。
目前,宝鸡市已制定《党建引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建立108个民企党建指导站,培育省级“小个专”等党建示范点24个、市级党建示范点61个、“红色商圈”21个。在宝鸡,全市非公企业设立571个党员先锋岗、45个党员创新工作室、选树398名党员标兵,破解技术创新、品控管理等难题162个,获批专利608项,90余名党员职工获得五一劳动奖章等市级以上荣誉,带动和提升了其他职工服务企业发展的热情。
■ 引领新社会组织发展
7月4日,宝鸡市中小企业协会为会员单位组织了一场职称评审培训会,70余名中小企业负责人参加培训。
协会党支部副书记罗天飞介绍,协会成立于2005年,是非营利的社会组织,现有企业会员近400个。2016年,协会党支部正式成立。
“协会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以服务中小企业、促进经济发展为己任,着力打造一支听党话、跟党走,爱国敬业的企业家队伍。”罗天飞说。
宝鸡市社会组织活跃,有社会组织2600余家,行业协会商会379家。近年来,宝鸡市不断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编印《党组织参与决策管理指引》,制定党组织参与“三重一大”问题清单;聚焦社会组织负责人这个“关键少数”进行政治把关,累计审核133家社会组织1040名拟任负责人人选,助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据介绍,宝鸡市积极实施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引导1270家社会组织与1127个行政村结对,在基层治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创业就业等方面实施帮扶项目1330个,捐款捐物价值约721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8702个,帮助群众35.68万人次,实现了相互促进、发展共赢。
■ 构建新就业群体治理网络
王卫东是宝鸡市一名网约车司机。他和同事成立了“雷锋车队”,2012年起,每年中考、高考期间,积极开展“爱心送考”活动。他还热衷于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司机走街串巷、联系广、路线熟的优势,融入城市治理。平时,他会随手拍下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等方面的相关问题,并上传微信群,及时反映给相关单位。
宝鸡市为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设岗赋能,创新设置食品安全监督员、城市文明示范员、社区兼职网格员等岗位,做到从业与治理相结合,让新就业群体从行业能手成长为治理“多面手”,转变为“治理新力量”。
小细节体现大关爱。
聚焦新就业群体的不同工作和生活需求,宝鸡市推行建好微阵地、抓实微治理、做优微服务、点亮微心愿、办好微活动“五微”关怀工作法,深入推进“骑手友好社区”建设,对骑手反映突出的80余个“门难进小区”逐个摸底,“一类一策”研究畅通畅行方案;在社区食堂拓展“小哥食堂”功能,用餐实现就近就便、错时错峰;举办新兴领域网络专场招聘会,提供网约配送员、外卖调度员、网络主播等400余个就业岗位。(记者: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