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商洛】秦岭小城的文化焕新

首页>新闻>联动>地市

商洛】秦岭小城的文化焕新

时间: 2025-07-01 06:34 来源: 陕西日报

藏在秦岭腹地的小城商洛是商鞅封邑、四皓隐居地,孕育了商洛花鼓、非遗剪纸、商南民歌等独具魅力的乡土艺术。近年来,商洛深挖历史文脉与乡土资源,让古老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6月22日清晨,商州故城墙遗址公园沐浴在晨光中,斑驳的砖石被镀上金色。去年启动的保护工程秉持“修旧如旧”原则,对商州故城墙遗址公园240米的城墙及1.5万平方米的遗址公园进行修复,重现历史印记。

这种对历史文脉的珍视与活化,在山阳县漫川古镇有着更鲜活的注脚。近年来,漫川关镇完成了楚街文化街区铺装等景区建设项目18个,先后举办了中国漫川文化旅游戏剧节、漫川过大年等活动,带动周边发展农家乐、特色小吃等业态。

截至目前,商洛市已完成16处历史建筑修缮、39株古树名木保护,并设置了商於古道、东龙山遗址等多处文化标识。

“这件长27.8厘米的墨玉器,扉牙雕刻龙首侧面,是夏代贵族用于祭祀的礼器。”6月20日,秦岭博物馆讲解员刘丽轻轻转动展柜灯光,玉牙璋表面的包浆泛起琥珀色光晕。玉牙璋是秦岭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作为全国首个以山脉为核心的博物馆,秦岭博物馆精选了1500多件文物,借助情景还原、多媒体科技等手段,让观众沉浸式触摸秦岭的自然与人文脉络。

“龙山双塔耸入天,龙梁上面高架板……”这首商州民谣,唱出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龙山狗娃咪泥哨的故事。在龙山村,75岁的陈五斤是东龙山狗娃咪泥哨的守护者。

6月20日,笔者见到了陈五斤。只见他手指翻飞,揉泥、塑形、开孔,短短两分钟,一个鼓腹龙首、扉牙处刻着三道清晰纹路的狗娃咪泥哨便在他掌心成型。

“从我外婆那代人算起,我家做狗娃咪已经三代了,我想让更多人看见这份祖传手艺。”陈五斤说,他已经坚守40年,创作的狗娃咪超过10万件。

如今,商洛拥有国家级非遗4项、省级非遗42项、市县级非遗69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43人,建成省级非遗工坊16家、传习所42个。商洛市通过开展非遗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好融入群众日常生活。(通讯员:张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