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改革发展基石,民生福祉所系。当前,更高水平的平安榆林建设正在这片土地上有力推进。
5月20日,榆林市榆阳区驼峰路派出所金林社区暖心警务会客厅外,一场警民恳谈会正在进行。民警与群众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聊治安、提建议、话家常。辖区群众小杨将一面印有“化解矛盾,为民排忧”的锦旗送到民警手里,对民警和调解室工作人员帮助化解矛盾纠纷表示感谢。
“前不久,我收到了一个匿名快递包裹,打开后有一张店庆宣传单让我扫码领礼品。因为常听反诈宣传,我没有扫码,还在家族微信群发了信息,防止家人上当受骗。”家住榆阳区金林小区的王大妈说,“派出所民警经常对我们老年人进行反诈宣传教育,大家的警惕性提高了很多。”
除了反诈意识增强了,金林小区居民还切实感觉到小区的治安环境也提升了不少。“小区里有许多戴红袖标的驼城义警,他们在小区内和小区附近巡逻、宣传,调解纠纷,我们有事也能第一时间找他们帮忙,这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金林小区居民李春华说。
在榆林,平安建设不是冰冷的文件,而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感。榆林市借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之机,将“民呼我为”的承诺融入每一项治理举措。
今年以来,榆林市各辖区派出所持续协调“打、防、管、控、服”,积极发动群众力量,构建群防群治网格,以“三见警”工作为依托,组建了由社区“五级五长”工作人员、环卫工人、企事业单位保安、网格员等人员组成的驼城义警“红袖标”志愿队伍,在辖区内开展巡防、宣传、走访等工作,共救助百名走失老人、儿童。
张利群是一名小区保安,也是一名驼城义警。“戴上驼城义警的红袖标后,我感觉责任更大了,群众对我的认同和信任也增强了,沟通处理一些事情更顺畅了。”张利群说。
“派出所的工作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平安建设更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我们要主动向群众借力,发挥‘民力无穷’的优势,推动‘警民联合’,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的平安建设模式。”榆阳区驼峰路派出所所长纪雄飞说。
此外,驼峰路派出所将金苑社区暖心警务会客厅建在群众的家门口,并凝聚退休干部、老党员、法律工作者、志愿者等力量,组建人民调解室,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让更多居民积极参与到平安建设中来,营造“协商在邻里、对话在邻里、和谐在邻里”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榆林市政法系统以“枫桥经验”为指引,创新机制、下沉警力、凝聚民心,将平安建设融入日常警务工作,织密群众身边的“安全网”。
“如今,榆林市推动平安建设从‘被动维稳’向‘主动创稳’转型,其‘智慧治理+传统治理’模式,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榆阳区委政法委副书记谢中华说,“我们将更好履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安全基石。”(记者 马腾 通讯员 韩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