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风化雨,浸润千家庭院
“以德立身,以孝传家。以诚待人,以和处世。以勤履职,以忠报国。”5月15日,记者走进全国最美家庭——白水县王毅家中,门口挂着的24字家训格外醒目。这条家训在其后辈家中皆有张贴,成为王毅家庭的“传家宝”。
王毅家共有17口人。注重家风传承是这个大家庭的鲜明特点。在教育子女上,王毅一直将家训家风贯穿始终,为4个子女亲撰家训楹联、赠孙辈“天道酬勤”等书法作品。“家规是行为指南,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面。有了家规,孩子的行为从小就规范了,让这个家庭持续向好发展。”王毅表示。
今年88岁的王毅,自2000年起,每年都义务为群众写春联。25年来,4000余副春联从他手中送出,他分文不取。
“国家已经给我退休金了,你若给钱,那我这事就变味儿了。”面对群众的谢礼,王毅总是这样拒绝。多年来,那些“和顺满门添百福”“忠孝传家达三江”的墨迹,早已成为群众的“精神年货”,不仅装点了家家户户的门楣,还将崇德向善的家风、爱国爱家的情怀融入万家灯火。
“好的价值观可以通过写书法传递给别人。给别人送字,也是一种传承和奉献。”王毅说,他希望这些带着墨香的字句,能让好家风、好品德代代传承下去。
近年来,渭南市深耕家庭文明建设领域,持续推进“最美家庭”“五好家庭”“书香家庭”“清廉家庭”“健康家庭示范户”等特色创建活动,截至目前,已累计培树市级以上先进典型家庭617户。这些优秀家庭代表活跃于基层一线,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温暖而坚实的家庭力量。
■ 阵地聚力,弘扬文明新风
“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孝亲得福”……5月14日,记者走进渭南市临渭区蔺店镇蒲阳村,村中的道路干净整洁,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村民的院墙上,一幅幅文明标语随处可见,为古朴的村庄增添了一抹精神文明的亮色。
“一家一家训,一家一故事。蒲阳村‘家家户户都有家训’。”蒲阳村党支部书记周文科介绍。
在蒲阳村,蒲阳古城民俗博物馆格外引人注目。在150平方米的展厅内,陈列着千余件农耕器具,百余幅家训字画与之相映成趣。斑驳陶罐旁,“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楹联诉说着岁月故事;耕织器具前,“勤为本、德为先、和为贵”的墨宝传递着家风智慧……
在这里,还可以看到蒲阳村一项项具象化的家风文明建设成果:结合该村实际情况制定的村规民约;为鼓励垃圾分类回收,用积分兑换生活和学习用品的“垃圾兑换银行”;将村民的先进事迹等以积分形式录入家庭“账户”的“功德银行”……这些成果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参观者。
“我们通过展示蒲阳古城的历史底蕴,让年轻人记住根脉。通过农耕民俗,传承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红色文化,强化家国情怀。再以家训文化,凝聚向善力量。”周文科说。
如今的蒲阳村,文化广场上跳舞健身的村民多了,村里口角争执少了;“好婆婆”“好媳妇”的公示栏前,总有村民驻足学习;家家户户都贴着的家风家训,成为美丽乡村最生动的风景线。
近年来,渭南市充分发挥各类家风馆、家风主题公园等家风文化传播阵地的辐射带动作用,相继举办亲子诵读、家规家训展览、“万条家训进万家”征集等活动,让优秀家风文化浸润千家万户。
■ 家教铸魂,共建温馨家园
“你懂得如何爱孩子吗?你对孩子的爱是‘真爱’吗……”
近日,渭南市妇联联合渭南市婚姻家庭教育协会走进临渭区双王社区,开展“渭好家”家风家教五进宣讲活动。此次讲座以“AI时代如何关爱孩子”为主题,旨在帮助家长深入理解孩子的需求,构建科学健康的亲子关系。
活动中,渭南市婚姻家庭教育协会理事长梁春玲结合深厚的专业知识与生动的真实案例,围绕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维度,系统阐释“如何有效爱孩子”。她倡导家长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采用“多鼓励少表扬”“多讨论少指责”的新型教育方式,助力孩子建立自信、提升能力、激发潜能。
“此次培训不仅为我们指明了AI时代家庭教育的新方向,还分享了许多实用方法,让我们收获满满。”参与活动的家长感慨。
成立家风家教宣讲团,举办家庭教育志愿者培训,精心打造“渭好家”家风家教五进宣讲品牌,组织专家、老师通过科普讲座、基层巡讲、分享教育经验等活动,引导广大家长在家庭中培育好家风……近年来,渭南市共举办线上线下家庭教育讲座120余场,受益1.5万余人次。( 记者:杨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