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榆林】高效调配水资源 加强农技服务

首页>新闻>联动>地市

榆林】高效调配水资源 加强农技服务

时间: 2025-05-20 07:05 来源: 陕西日报

今年入春以来,榆林市气温持续偏高,有效降雨明显偏少。面对此形势,榆林各县(市、区)迅速行动,通过完善水利工程、加强水资源调配、加大农资供应保障力度、提供专业农技服务,全力以赴守护群众“粮袋子”。

5月15日,记者来到子洲县槐树岔乡西沟村一片平整的农田,看到农户正在浇灌干旱的土地,浇灌过的土地已经种上了玉米。

村民艾克贵介绍:“最近天旱地干,不浇水就出不了苗,幸好去年县水利局给村里安装了水管,天旱可以用水管浇一浇地。”

“这一工程为西沟村260亩地提供了灌溉水源保障。”子洲县水利局水旱灾害防治中心主任郭小斌介绍,该村去年建设的蓄水池工程以淤地坝水源为基础,依托地形高差通过低压管道输水,在田间布设出水桩,可减少水损、节能降耗,实现高效节水灌溉,形成坝渠田生态循环。

缓解旱情离不开水源。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子洲县科学谋划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组建抗旱专业队伍,加快推进现有水利工程的修缮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发挥最大灌溉效益;积极探索新的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在一些缺水严重地区规划建设小型集雨设施和灌溉管网,尽可能收集和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目前,子洲县具有蓄水条件的32座淤地坝为应对旱情提供了坚实保障。

“我们根据抗旱工作要求,安排160万元对农村饮水工程进行维修养护,全面提升农村供水能力,解决季节性缺水难题,确保农村居民饮水不受影响。”郭小斌介绍,县水利局已经储备了各类抗旱设施设备,根据需要及时投入到抗旱行动中。同时,40人的抗旱服务队和抗旱送水车整装待发,如遇人畜饮水困难可及时组织送水。

在开源供水的同时,子洲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针对当前干旱情况,因地制宜为农户制定抗旱措施。

对于墒情偏差地区,农技人员指导农户加强人工保墒增墒,大力推广深松蓄水、探墒播种、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不仅能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还能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作用。

在子洲县何家集镇眠虎沟村一片平整的土地上,一簇一簇的绿色菜苗惹人注目,村民庞亚探正用喷灌和滴灌设施灌溉着菜苗。“去年县里在这儿建了蓄水池后,我们采用‘四位一体’灌溉方式,既节水又能满足灌溉需求。”庞亚探说,近期,他每天早上开始喷灌,300多亩土地面临的旱情得以缓解。

旱情发生以来,子洲县农业农村系统抽调270名技术干部,每人包抓一村开展地膜覆盖、节水灌溉等抢墒造墒工作。同时,该县调整种植结构,紧急调用发放4万亩谷子种子、1.2万亩马铃薯种苗、4600余台水泵,指导农民做好改种补种工作。

“近期,我们将根据旱情,及时发放荞麦、油葵等生长期较短的品种,确保全县农耕地应种尽种。”子洲县种子与中药材推广中心副主任曹鹏说。

面对春季持续干旱的气候条件,清涧县积极推广全膜深沟探墒穴播技术,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农业抗旱能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近日,清涧县农业农村局在玉家河镇白李家河村组织开展抗旱保粮技术现场培训会,为春耕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在培训现场,清涧县农投公司副总经理王鑫介绍:“去年在干旱条件下,采用这项技术的高粱平均亩产达到670斤。全膜覆盖和垄沟种植,不仅有效抑制了杂草生长,还能将土壤深处水分转化为作物可利用的水分。”

农机手张东平现场演示了技术操作要点:“深耕要达到35厘米以上,这样既能打破硬土层,又能促进作物根系下扎吸收深层水分。”

“全膜深沟探墒穴播技术能有效蓄积有限降水,减少水分蒸发,在干旱条件下仍能保障作物稳产,特别适合榆林地区的气候。”清涧县农业农村局农艺师任妍婷表示。

为保障技术推广,清涧县储备地膜400吨、化肥2000吨、杂粮种子27吨,并通过“村申请、镇审核、县确认”的方式精准发放到户。同时,该县组织农技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下一步,清涧县将继续加大科技抗旱力度,通过建设示范田、推广配套技术等措施,为全县粮食稳产增收提供坚实保障。(记者:王晨曦 通讯员:马哲 贺金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