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在韩城市薛峰水库南干渠灌区,汩汩清流沿着渠道流入麦田、果园。
“近期,我们调动水利部门开展第二轮灌溉,覆盖金城街道、板桥镇、芝川镇和芝阳镇等地。”韩城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任强告诉记者,“自4月21日6时开闸放水,截至5月9日7时,渠首累计引水量301.45万立方米,累计灌溉面积超过2.2万亩。”
今年春季以来,韩城市持续晴热少雨,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累计有效降水量不足,叠加频发的大风沙尘天气,土壤失墒较为严重,对小麦灌浆和春播造成较大影响。
为缓解旱情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韩城市迅速采取分类管理、科学施策的抗旱技术措施,针对不同区域水源条件,划分灌区与扩灌区,实施差异化灌溉管理,制定印发《小麦抗旱管理技术指导意见》《2025年韩城市抗旱保粮技术指导意见》等,开展各类一线抗旱技术指导培训100余场次。
5月8日,韩城市气象部门抢抓有利时机,分别在板桥镇、芝阳镇、桑树坪镇等5个作业点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此次人工增雨作业后,全市范围内普降小到中雨。
西庄镇楼枝村迅速组建“抗旱先锋队”,采取“党员包片、群众参与”的工作模式,带领村民开展清淤引水、轮灌保苗等抗旱作业。“我们组织专业队伍对千余亩农田灌溉系统进行全面检修,维修加固泵房设备,疏通自流水明渠,确保水利设施‘零隐患’运行。”楼枝村党总支书记张军锋说。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气象预警、田间巡查以及旱情、墒情监测研判,重点防范干热风与雨后青枯,充分发挥各类水利设施作用,因地制宜选择适用灌溉方式,科学合理调配水资源,同时组织农技人员包片指导灌浆期水肥管理,千方百计把旱情影响降到最低。”任强说。(记者:梁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