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扎实推进创新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
科技成果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来源: 西咸新区沣西新城 发布时间: 2025-01-24 16:49
高校实验室里藏着很多创新的科技成果,但由于缺乏有吸引力的激励机制和有前瞻性的支撑体系,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最大堵点。怎样让高校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再走进我们的生活中是摆在高校科研人员面前的一个难题。
针对这一问题,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创新港职业技术经理人培训中心、创新港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激发高校科研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和成果转化积极性。
2021年3月30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大会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召开。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彦峰教授带着纳米智能吸能材料项目在大会现场签约。42天后,乘着秦创原的春风,张彦峰团队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西部云谷孵化落地陕西拓锐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大力支持下,张彦峰团队先后与197家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短短4个月的时间,成功实现了公司化、产品化、商品化三级跳,完成了从“书架”到“货架”的成果转化,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运动防护、电子、汽车等领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西安锐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刘明团队获得13项国家级专利,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储能、电动汽车、5G通信、航空航天等领域。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武通海教授团队转化的陕西智谱维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突破了磨粒全息传感、机理智能辨识、故障自适应诊断等关键技术,形成了装备全寿命状态监测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目前已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教授费强团队转化的陕西微汇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温室气体生物利用,成立一年多就入选科技型中小企业……
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交大13家校企合作项目注册,190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累计培育小微企业6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3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成功实现了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国产替代到科技创新再到技术引领。
科创“种子”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的背后离不开科技金融的精准“滴灌”。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深挖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资源,设立西部科技创新港科创种子基金、陕西秦创原财金两链融合投资基金、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等多支种子、天使、产业、并购基金,管理规模达51亿元,形成了覆盖科技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基金矩阵,为科技人才提供低成本、全方位、定制化的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精准服务。截至目前,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投资的锐磁电子、同尘和光、斡丰流体、思摩威等一批科技型企业成功实现就地孵化、转化、产业化,涵盖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的科技动能。
优质的科创资源、良好的创新生态,让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成为创新的策源地和发展的新高地。秦创原建设以来,累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516家,增长了11倍;高新技术企业1355家,增长了19倍;瞪羚企业25家,增长了25倍;技术合同成交额253亿元,增长了12倍;市场主体突破15.56万户,增长了1.44倍;源杰半导体成为总窗口首家上市企业,泰丰盛合成长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星环聚能上榜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名单。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