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抹“志愿红” 织密“关爱网”
来源: 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 2025-01-02 06:21
在古城西安,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红马甲,穿梭在城市的角角落落。
从“萤火虫”志愿服务队的默默坚守,到“爱心车厢”志愿服务队的贴心守护;从“爱心粥屋”的免费早餐,到“银龄互助队”的晚年关怀……他们如同城市的守护者,用爱与责任,让“志愿红”成为古城最温暖的底色。
银龄互助
发挥余热,老有所为
2024年12月27日,在高陵区崇皇街道泾欣园社区,56岁的“银龄互助队”志愿者李素琴敲响77岁独居老人严志英的家门。
李素琴检查了房间的供暖情况和生活用品,询问起严志英的身体状况及生活所需。严志英打开了话匣子,两个人聊得十分投机。“谢谢你来看我。有你们这些志愿者真好。”严志英拉起李素琴的手说。
“看到老人喜悦的神情,我就明白了志愿服务的意义。”离开严志英家后,李素琴告诉记者,她2018年退休后就开始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去年,她加入了社区特殊人群帮帮队,和特殊人员结对子,每周坚持入户关心孤寡老人,帮他们打扫卫生、提水、买菜,陪他们唠家常,给老人们送去关怀和帮助。
“我的初衷是在有限的时间里,为社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发挥余热,温暖他人。”李素琴说。
在泾欣园社区,像李素琴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退休后,积极发挥余热,参与到社区的志愿服务中。
这也是高陵区“银龄互助队”志愿者参与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高陵区积极探索实施“银龄行动”,组织辖区内各个专业领域的退休人员参与社区服务和治理工作。开设免费培训班、社区公益课堂,提供地铁咨询服务……这些志愿者活跃在社区,利用所学所长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用真情温暖人心,贡献“银发力量”。目前,高陵区共有“银龄”志愿服务队39支、老年志愿者1200余名,累计服务各类群体3万人次。
爱心妈妈
传递温暖,守护成长
冬日,天气渐冷,在碑林区太乙路街道,一场别开生面的困境儿童生日会却涌动着阵阵暖流。
蛋糕、玩具、文具、衣物……礼品摆满了桌子。伴随着《生日歌》的旋律响起,“爱心妈妈”为社区的“小寿星”们戴上生日帽,送上饱含爱意的礼物及祝福。
“我们的‘爱心妈妈’来自各行各业,有着共同的期盼——让孩子们在爱的呵护中健康快乐成长。”碑林区爱心妈妈服务队队长顾博艺说,希望通过多方的关爱与陪伴,让身处逆境的孩子不再感到孤单。
在阎良区,区妇联组织的巾帼志愿者、“爱心妈妈”带着过冬物资,深入敬老院、社区、农村,为孤寡老人及困境儿童送去温暖。
蓝田县的“爱心妈妈”同样牵挂着困境儿童,为他们送去棉衣、食物、文具、慰问金。
……
去年以来,西安市妇联扎实推进“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志愿服务队159支、“爱心妈妈”3353人,以“一对一”“多对一”的形式成功结对需要关爱儿童2284人。
爱心车厢
移动家园,贴心陪伴
西安有一种特殊的出租车,被亲切地称为“爱心车厢”。西安万里出租车有限责任公司的司机苏军岐,就是“爱心车厢”志愿服务队的一员。
86岁的高风兰住在雁塔区杨家村。每周去兴庆宫公园的老年大学上课是她最期待的事。然而,对于腿脚不便的她来说,去老年大学的路并不好走。但和“的哥”苏军岐“结对子”后,她的出行难题彻底得到了解决。
“每次约好时间,小苏就会早早把车停在楼下,上楼用轮椅接我,把我稳妥地送到学校。只要我有需要,小苏就随叫随到。”高风兰告诉记者,平时,他们两个人还通过微信联系。苏军岐对她的照顾很细心,像家人一样。
“我做不了什么特别的事情,只能尽自己所能。帮助老人,让我感到很快乐。”苏军岐说。
2018年“爱心车厢”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志愿者始终坚持为高龄老人提供免费服务。目前,“爱心车厢”志愿服务队已累计和160多个有特殊需求的老年家庭“结对子”,提供“一对一”上门接送服务。
“‘爱心车厢’志愿服务队致力于用温馨便捷的出行服务传递温暖。未来,我们将持续发力,将这份爱心传递给更多老人。”“爱心车厢”志愿服务队发起人刘卫说。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温暖一座城。据统计,目前,西安市已有注册志愿者180余万名、志愿服务团体8726个,每年开展志愿活动项目上万个,累计服务时长超过7000万小时。志愿者用爱心与行动编织了一张张“关爱网”,让古都的“志愿红”色彩更鲜明。(记者:蒲茜)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