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是梦想启航的地方,安全则是这一切的基石。近年来,陕西省将法治副校长制度作为深化平安陕西建设、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的关键举措,从全省公检法系统遴选骨干力量,为中小学配备了法治副校长,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办案能手”当上了“园丁”
“宣讲多一些,孩子们的防范意识会强很多。”10月25日,榆林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办公室主任乔娜分享她担任法治副校长的感受。
乔娜担任的是榆林高新区第二小学的法治副校长。为增强女生的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乔娜在多所学校举办“利剑护蕾”专题讲座,让同学们了解什么是性侵害,哪些是身体的隐私部位,哪些是不适当的接触,增强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法治副校长绝非一个虚衔,而是连接司法专业力量与学校教育体系的关键桥梁。陕西从各级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中,选派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热爱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担任中小学(含中职学校)的法治副校长,有效拓展青少年权益保护的深度。
延伸法治教育的触角
在教育部门和各学校的支持和配合下,法治副校长深入校园,延伸法治教育的触角。
10月27日,渭南初级中学的多媒体教室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老师——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四级高级法官张敏娟,她也是学校的法治副校长。
张敏娟将自己多年办案工作中积累的真实案例化作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用生动的语言讲解关乎青少年成长的法律知识点,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法律就像我们生活中的‘规则说明书’和‘隐形铠甲’,读懂它,能让我们知道边界在哪里;穿上它,能保护我们不被伤害。”张敏娟说。
9月,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枣园派出所社区警务队队长史军峰多了一个让他深感责任重大的新身份——西安市远东第二中学法治副校长。他积极履行职责,除了带着该校的安保团队查缺补漏,还到不同学校为学生讲解安全知识。在西安陕文投睿德职业高级中学的韵雅楼剧场,史军锋化身洞察陷阱的“揭秘者”,面对高一年级学生,亮出了一份份“青少年骗局清单”。
“同学们,想不想卖掉你的游戏账号赚点零花钱?”“有没有想过被拉进偶像的私人粉丝群?”台下响起一阵会意的笑声。史军峰顺势揭穿这些糖衣背后的陷阱,一一拆解“游戏账号交易”“冒充明星”“刷单兼职”等骗局。
校园学法用法氛围日益浓厚
为确保法治副校长工作“不走过场”,陕西省在机制建设和长效保障上持续发力。
据了解,省政府成立工作专班,依托陕西警察学院设立课题组。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等部门结合课题组研究成果制定了一系列实施细则,明确法治副校长的任职条件、职责范围、工作方式和考核标准。法治副校长实行定期轮换制度,保持队伍活力,同时做好工作交接,确保守护不断档。
2024年,西安市出台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管理实施细则,统一职责、选聘、管理、考评,建立西安市法治副校长储备库,通过“学校评议+量化考核”确保履职到位。
今年,《陕西省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和《陕西省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工作规范》相继颁布,法治副校长履职有了制度依据。
在校园治理的第一线,法治副校长恪守职责,为孩子们遮风挡雨。
“目前,我们已为全省6300余所中小学配备了6900余名法治副校长。经过多年实践,陕西法治副校长制度已结出累累硕果,全省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学生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普遍增强,学生欺凌和涉校违法犯罪案件得到有效遏制,校园里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日益浓厚。”陕西省教育厅政策法规与教育执法处处长付仲锋介绍。(记者:霍海澎)